CSP年会干货李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会议于年08月31日--09月03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本次年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承办。在本次学术会议中武汉精神卫生中心的李毅教授对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精神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进行了精彩分享。
什么是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ns)是一类重要的脑内信号分子,对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维护和再生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神经发生过程中、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的分裂、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生长、神经元存活起着重要作用,对神经元起着保护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种类众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捷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表皮生长因子(EGF)。
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代表
*BDNF是由德国神经生物学家Barde等年首次从猪脑中分离纯化的一种碱性蛋白,因其来源于脑组织,并可维持鸡胚感觉神经元的体外存活促使其神经元出芽而被命名。
*BDNF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直神经营养因子,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BDNF在神经可塑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BDNF的脑内分布
BDNF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其中以海马和皮层组织中含量最高,也存在于纹状体、下丘脑等部位。
“神经营养“作用的三大体现
BDNF主要通过三方面发挥生理作用:
1.提高神经可塑性
影响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功能可塑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学习过程和记忆形成过程的基础
2.促进神经再生
提高海马神经元的存活和再生,如直接向海马注射BDNF能提高齿状回细胞分裂能力,从而促进海马新生神经元的形成
3.增强细胞存活
主要体现在对各种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如通过增加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防止神经元死亡。
BDNF如何发挥神经营养作用?
BDNF—与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结合—激活胞内区域内在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引起TrkB自身磷酸化—激活RAS途径、磷脂酶C(PLC)-Y途径,PI3K/AKT途径—介导神经元细胞生存、LTP、基因转录、神经可塑性等。
抑郁症自杀人群:海马脑区BDNF水平显著更低
以BDNF为代表的神经营养因子的降低,与自杀行为密切相关,其中相当一部分因抑郁而自杀;
与健康对照相比,自杀人群尸脑中海马脑区BDNF和NGF的水平显著更低。
抑郁症患者脑区的BDNF水平变化存在性别差异
进一步对抑郁自杀患者的尸脑研究发现,BDNF下降的脑区与性别有关,女性患者BDNF下降主要在前额叶脑区,而男性主要为海马脑区。
BDNF:抗抑郁的“明星分子”—神经营养假说
BDNF与抑郁症和抗抑郁药疗效关系的研究室目前的研究热点,并由此产生“神经营养假说“。
研究证明:
*BDNF可以调控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的生长;
*促进突触结构的形成和功能化;
*使得因抑郁症而损伤的相关脑区得到修复和重建。
BDNF治疗抑郁症面临的挑战—从临床前到临床
*提升脑内BDNF水平对抑郁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前研究中为了让药物能进入脑部神经元,通常采用脑实质内或鞘内注射BDNF或病毒载体、BDNF类似物等;这些手段具有创伤性,不利于临床实施,患者顺应性差,因此不具有实施临床试验的同行性;
*BDNF外周给药仅有极少量能进入血脑屏障,难以在脑部达到有效浓度,导致临床应用的失败。
我们相约长沙,精彩不容错过!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既想赤手空拳潇洒,还想有备无患防身进来
- 下一篇文章: 你知道吗汗本身是没有味道的,你身上的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