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日常动作能救2万人的命,家有老
美国一位医学专家曾说,根据数据显示,在65岁以上的老人跌倒中,超过51%的人与爬楼梯相关。
爬楼梯每年导致2万人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人上了年纪就要注意,尤其是家有65岁以上的老年人,告诉身边的亲友,这些动作千万不能做!一定要谨记!
1、不要快速转头
转头时,颈椎动脉供血减少约三成。如果快速转头,容易导致头痛、头晕,颈部骨折等。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颈椎病患者来说,还可能因为严重供血不足已引起颈性晕厥。
所以中老年人转头时一定要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
2、减少爬楼梯健身次数
很多人都用爬楼梯来锻炼身体,但是中老年朋友就不适合了。
爬楼梯时,膝关节要负担体重的3—4倍,膝关节弯曲度增加,会加重膝关节疼痛。
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爬楼梯这个锻炼方法,如果需要上下楼,一定要抓稳扶手。尽量少走楼梯少爬山,尤其不能提重物上下楼梯,以坐电梯为宜。
3、不要弯腰够脚面
弯腰够脚面是很常见的运动热身动作,但美国医学专家提醒:过了65岁再做“弯腰够脚面”,对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压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易导致肌肉损伤甚至骨折。
想要热身,可以选择通过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
4、不要站着穿裤子
站着穿裤子或穿鞋,不仅容易因平衡性差导致跌倒,因骨质疏松继而造成骨折,还有可能因为总低头而刺激心脑血管,导致血压升高。
因此,老年人穿裤子或鞋袜时,一定要坐在椅子或床上,实在不行,也应依靠在可以固定的地方。
5、不做仰卧起坐
老年人做仰卧起坐,可能存在三大风险:
一是双手抱头需要手臂力量,但可能因手臂肌肉力量不足,导致身体不平衡;
二是它几乎要用到人体的整条脊柱,而很多老年人颈椎、腰椎都有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极易造成运动损伤;
三是头部的位置变化较大,且以低头为主,心脑血管病患者可能因此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6、不做躯干扭转
驱赶扭转就是从身体的一侧,以腰部为轴心,尽可能旋转到另一侧,这个动作对提高身体柔韧性有一定好处。
但老年人背部肌肉力量下降,活动范围也开始受限,站着做这个动作,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也可能因身体不平衡而导致摔倒。
如果老年人想做这个动作,可以躺着或坐着进行。大家一定要护好腰部,切忌转腰太快,如果想锻炼柔韧性,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游泳等方式。
7、不要倒着走路
很多人认为,倒着走路改变了平时一成不变的走路方式,能缓解大脑衰老。
其实,大脑支配对侧的理论主要是针对左右两侧,并不适用于前后。倒行不能逆转关节的退变,也未证实对颈椎病有什么疗效。
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时可以在手中边走边揉健身球或核桃,这对刺激末梢循环有好处。
如果坚持要倒着走,也一定要找个人少、车少的安全地段,并最好有人在后面随时提醒风险。
8、不要弯腰取重物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闪腰”的经历。沈教授说,弯腰取重物是人人都要避免的动作,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取重物时要“三步走”:
第一步,先将身体向重物靠拢;
第二步,屈膝、屈髋,用双手把物品拿稳;
第三步,伸膝伸髋,这样就把物品拿起来了。
9、不要猛起床
当我们在夜里睡觉时,血压比较低,刚苏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部分有清晨高血压的患者尤其如此。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
此外,起床过猛还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会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晕厥或眩晕。
起床时要遵循“”原则: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
10、排便时不要太用力
很多人都有便秘的疾病。但排便太用力,会导致血压升高,也有可能导致颅内血管压力剧增,突发脑溢血。
老年人排便时,一定别太着急,慢慢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便秘问题也迎刃而解。
这些日常动作很容易忽视,但稍不注意就会让导致老年人产生不必要的损伤。告诉身边的亲友们一定要注意~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本文由“舞动半边天”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戚晓昆把握头晕与眩晕的正确诊断
- 下一篇文章: 听说这种体验只有老司机才懂,看完我就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