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应对孩子考前焦虑,家长该怎么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全新推出
《百姓健康》栏目,
我们医院的专家
为大家解读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中心主任
张红梅
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应对考前焦虑
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中心主任
张红梅
考试焦虑是一种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情绪状态,又称怯场,指考生面临考试情境时,屡因出现恐惧心理而无法自控,同时伴有各种身心不适症状。
考试前出现适度的焦虑紧张,属于正常反应。适度的考试焦虑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进而内化为学习动力。但如果焦虑过度,就会使考生应考能力下降,甚至使考生身心健康受损。
今天,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维护中心主任张红梅就来和我们聊一聊孩子考试焦虑该怎么办。
考试焦虑的表现是什么?
一方面是临考前表现紧张、恐惧,害怕学习不扎实、考试无把握,担心辜负家长的期望,害怕考试失败。那些有过多次考试失败经历的考生,更是害怕再次经受考试挫折。表现为整日焦躁不安,闷闷不乐,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无食欲,失眠,精神恍惚,甚至做噩梦。
另一方面是考试过程中的焦虑,进入考场后,好像如临大敌,心跳加快,手足出汗,特别是拿到试卷后症状更加明显,5-10分钟达到高峰。这类学生此时反应迟钝,思维受阻,大脑一片空白,记忆力明显抑制,平时熟记的公式、定理等无法回忆、理解和运用,少数学生心烦意乱,如坐针毡,尽管也极力想保持镇静,却又难以自控。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晕厥休克等反应。
家长应该怎么做?
1.不要成为孩子的“焦虑源”。作为家长,不要成为孩子的“焦虑源”,焦虑是会传染的,这样无形中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的压力。
2.保持自然、正常的家庭气氛。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最好也能学习一会儿。现在社会提倡终身学习,家长也要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不要只要求孩子学习而自己做一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情,如看电视、玩手机等。
3.不要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
4.家长要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不要总谈学习上的事情,多谈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孩子和父母之间才能真正地沟通。
5.帮助孩子进行放松练习。家长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放松技术和孩子一起来做做身心的放松。
6.家长要给孩子自我决定的空间。比如孩子高考选专业,这个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商量,要给孩子一定的自我决定权。否则家长一意孤行,孩子考上了大学,家长的烦恼没有了,但孩子的烦恼就来了,因为他不喜欢这个专业就会不喜欢学。
临近考试当孩子和家长讲自己很紧张焦虑时,父母该怎么回应?
孩子出现考前焦虑,父母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没事儿,别紧张,考什么样儿都行。”父母的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但有时会适得其反,因为父母这句话会被孩子的潜意识翻译成:爸爸(妈妈)不相信我了、连爸爸(妈妈)都不相信我了。?这个声音对孩子而言会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这个声音会促使孩子产生愤怒情绪。愤怒是最表层的情绪,当最表层的情绪出现时,生命底层的情绪就很容易卡住——愤怒,总是拥有优先表达权。所以,当愤怒出现时,就会阻挡住生命底层正在流动的焦虑情绪,进而将焦虑卡在孩子的生命里。孩子之所以会出现焦虑的实质,是想要成为父母眼中那个优秀的孩子,至少是令父母满意的孩子。这是每一个人奋斗不息又焦虑不堪的根源之一——努力得到父母的赞许、努力成为父母眼中的那个好孩子。
所以,孩子出现考前焦虑时,父母不妨这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看到,你很努力地想要成为令爸爸妈妈满意的孩子,我已经看到了你的努力(焦虑,是因为努了过大的力,所以导致焦虑),爸爸(妈妈)很满意。爸爸(妈妈)满意的是你这个人,与结果无关。
怎样帮助孩子自我应对?
1.帮助孩子充分做好考前复习
做好考前复习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环节。做好时间管理,较好的办法是把考前的时间分为三段:第一段以复习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第二段是深入理解的过程;第三段是将综合复习与其他学习材料相结合。
2.帮助孩子做好身体的准备
考前有计划地复习,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应当保证至少六七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劳逸结合,适度的体育锻炼消除疲劳、增强体质,提前做好考前物质准备,熟悉考试特点和考试环境。如出现严重的考试焦虑影响日常学习生活时,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暴露治疗、认知治疗等。
3.帮助孩子调整对考试的期望值
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确定一个考试目标,不可过高或过低。把目标定位在“跳一跳,摘得到”的位置上。并把目标细化,具有可操作性,分解到每一天,然后每天落实到位。
4.帮助孩子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
要保证内心世界的镇定从容。不要考虑考试结果。比如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能行”、“一切都会好的”、“不就是一次考试吗,我没问题”等自我鼓励的话。“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充分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是强者,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不断地进行自我鼓励,自我加油。
随着高考临近,有些考生会紧张焦虑失眠,如果高考期间因为紧张、担心而失眠该怎样应对呢?
面对高考这种压力性事件,睡前考生会思虑万千,肾上腺素分泌增高、大脑神经中枢活动兴奋,这样就会影响个体快速进入睡眠状态。睡不着、睡眠中容易觉醒,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遇到失眠不要担心,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入睡困难,如果因为睡不着而担心,那只会使入睡更加困难。失眠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失眠本身的担心。即使晚上没有睡好,也不一定会影响考试的发挥,因为考试是一个应激事件,会调动个体的警觉力,帮助个体高度集中注意力去面对考试。
当出现失眠的情况时,我们应当顺其自然,不要强迫自己入睡,可以做一些放松训练,辅助睡眠。躺在床上做深呼吸,慢慢地、深深地吸气呼气,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上。这样会帮助个体身心放松,有助于使大脑进入休息状态,有助于快速入睡。当然做的过程中注意力可能随时会转移到考试的担心上。没关系,及时将注意力再拉回到呼吸上就好了。这样慢慢地去做,你会发现一会儿就进入睡眠状态了。也可以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想象身在一个景色优美的地方,如大海边,感受阳光温暖的照射,身下海滩上沙子的柔软,海风轻轻地吹来,带着一丝丝海腥味,自己躺在沙滩上静静地倾听着“哗哗”的波涛声??
如果因为焦虑过度导致彻夜不眠、影响正常发挥,可以考虑经络氧电针治疗,快速改善脑神经功能而助眠、缓解焦虑。不建议用药,可以给些维生素暗示。
文字:葛晓玲??金毅萍
图片:王修远
视频:宋霄霄
编辑: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
- 上一篇文章: 言情小说婚姻保卫战如何大家看了都忍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