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多次后终于变傻了

上一堂课老司机跟大家伙儿简单解释了一下BO是不是个东西,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次就以身作则,教教大家怎么避免它。因为如果总是BO,除了证明了本文标题是正确的,还总是会让一些陌生男人对你毫不犹豫地嘴对嘴??来上一口,真的很尴尬。??

教材和各种论坛里的文字就不复制粘贴了,老司机从来不喜欢抄袭。

我们先从一个现象说起。总有同学问老司机:“鱼教啊,我是不是该戴个血氧仪,检测着自己的血氧浓度,低了就停止下来开始呼吸,这样是不是就可以避免BO?”

每当这时候,老司机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副悲壮的场景:一位中弹的战士用尽最后一丝力气,颤抖着双手,交了本月的党费……

哦天呐我们不是在拼命,不需要在意识模糊的时候还要做那么多促进自己昏死过去的事儿......

既然是老司机,我们还是来开车吧!

??????

大家都知道每一辆汽车装载的汽油的量可能都不同,每辆车款式型号不同油耗不同,即使同样油量同样油耗的汽车,老司机开车和新手菜鸟的开车方式也不同。

所以,

你莫名其妙问老司机“我车能开多远?”,我知道个屁啊!

你莫名其妙问老司机“我车能开多久?”,我知道个屁啊!

你莫名其妙问老司机“我车什么时候开翻?”,我知道个屁啊!”

??

老司机只能告诉你,把车的油箱加满,以该车最省油的模式和速度开,才是能开最远最久的方式。每辆汽车都不同,大卡车装的油料多,但是油耗也大,小奥拓虽然省油,但是能装载的油料较少并且它俩省油的速度也不同。不是每一辆车都适合长途跋涉,但是每辆车都一定有自己最省油的开法,其中省油的老司机最为重要。

好了,不要达康附体了,我们来讨论下怎么样“省油”?

人体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念头,即使再轻微,都在消耗氧气,体内的氧气再怎么多也是有限的,得节约点用,那么就得控制好自己的身体放松和思维放空。这时候各种紧张啊害怕啊担心啊焦虑啊恐惧啊之类的负面情绪就是最容易让人把氧气消耗殆尽的。

当然,在初级课程中,教练们也会不遗余力地让同学们放松下来,尽可能放松,色即是空......

身心放松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真是难,比如老司机现在让你千万不要在脑海里去想像一个比基尼姑娘,可能大家伙儿都不仅仅在想像比基尼的颜色了吧?所以平时身心放松的基础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潜不需要像便秘一样去使劲硬撑。首先将肌肉放松下来,然后确保脑袋里面的比基尼姑娘已经离开了,不会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杂念,这样才能做到氧气消耗的最小量。

老司机这次也现身说法,总结一下巴哈马蓝洞赛三次BO的原因,??用典型的教科书式的反面教材来告诉同学们各种花式BO的存在。

No.1FIM-82米BO

头一天75米,没休息过来紧接着第二天又来,再加新潜衣不合身,肌肉极为疲劳,毫无悬念地BO了,休息两天后这个深度轻松完成。自由潜也会有训练过度,道理跟普通人操劳过度第二天啥事儿都干不好道理一样,可见疲劳对身体的影响和休息的重要性。

No.2FIM-87米BO

这是激进导致BO的典型案例!由于老司机训练机会太少,为了达到更好的成绩,要了一个超出极限较多的深度,带着一些作死的成分在里面。这点老司机承认做了一个极为不好的表率,同学来淹死我吧。不过毕竟日常拉伸及模拟深度练习得当,除了BO外,并不会有其它致命伤害发生。

No.3FIM-85米BO

这把晕得很可惜。蓝洞的水没有温层,不能靠手部去感知接近水面的温暖温度,所以出水的时候特别突然也特别鸡动:“噢耶我出水了!这么快就出水了!竟然这么顺利就出水了!”于是在氧气含量很低的时候突然加剧了氧气消耗,就像一辆汽车快没油的时候猛踩几脚油门。另外再加上水面做coach引导的同学声音太小,没有吼住让晕晕乎乎的老司机做恢复呼吸,失去恢复呼吸后老司机上水几秒后便激动得晕了过去,义无反顾地躺向了安全员的怀抱。

所以好多同学想知道老司机的故事,却发现老司机这里只有事故,没有故事。

QA

会不会有习惯性BO?

为什么总会有人在差不多同样的深度BO?

老司机明确回答

NO!咱们还是继续开车吧,你用同一辆车,油料一样的情况下,用同样的开车习惯开相同的路况,距离会有差别吗?这个道理太浅显易懂,如果下潜的时候身体状态变化不大并且下潜习惯没啥变化的情况下,氧气消耗是差不多的。不知道改进和提高自己的下潜技术,只会疯狂地在同一深度不断BO,那就印证了上篇文章所说,“只有傻子来玩儿自由潜,没有自由潜让人变傻一说,本来就傻就不要怪自由潜喽!”

所以,让老司机带着大家开改装车才是王道,尽量莫BO!

好了,这期的老司机讲堂就结束了,聊这么多晕厥的话题很是沉重,下期咱们来聊一个轻松愉快??的话题吧!

更多自由潜术语词汇释义请戳??

自由潜水术语汇总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fhl/1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