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确诊热射病要预防也要及时处理
连日来,浙江、上海、江苏等地持续高温。医院了解到,几乎每天都有中暑患者送医,其中不少患者确诊为热射病,且已出现多起死亡病例。(7月13日新华网)
高温之下,“热射病致死”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据了解,热射病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组织、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等全身性问题,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医生表示,热射病的死亡率能达到70%-80%。主要表现是体温高,一般核心温度都会超过40℃,同时会出现意识不清、晕厥、幻觉、甚至抽搐。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面对热射病,我们不仅要做好防范措施,也要做到及时处理。
因热射病意识不清乃至死亡的案例,今年盛夏已经发生多起。7月6日,一名49岁的男子在车间工作时晕倒,医院时,体温高达40.7℃,抢救31小时后不幸离世;7月9日,一名患者人体核心温度达42℃,经过急诊抢救后,目前还在治疗中;7月10日,一名56岁的男子在工地户外作业时出现头晕、呕吐等,送医时体温41℃,因肾功能受损仍住院治疗……多起病例触目惊心,让我们意识到热射病的可怕。虽然天气原因是不可控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好预防并及时处理。
大多数热射病患者为户外工作者,以及其他长期处于高温湿热环境中的工作者。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中,将中暑分为轻症中暑与重症中暑,后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与热衰竭。如果因工作关系中暑,可以向卫生部门申请认定为职业病。一旦被认定为职业病,人社部门将会为其认定为工伤,再进行伤残等级评定,让其享受工伤待遇。如果中暑未达到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可以为其报销住院费用。对相关部门来说,要保障好每一位员工的人身安全和权益;对个人而言,在户外或者其他高温环境工作时应做好防护,提高对先兆中暑症状的警惕性,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进展。
再者,要注意老人和儿童等相对体弱的特殊群体。针对经典型热射病的预防,需要控制环境温度,适时增减衣物,多饮水;一定不能把儿童单独遗落在汽车等狭小空间。与此同时,重视对热射病的及时处理。轻度中暑若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仍能很快缓解病情,但如果未引起重视,发展到重度中暑,病情就会急转直下。热射病,则是最为严重的重症中暑,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可最大程度避免热射病的发生。(农妃妃)
- 上一篇文章: 垂钓爱好者看案例,这样钓鱼要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