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出血和痔疮出血的区别

白癜风规范化诊疗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172709.html

上消化道出血(uppergastrointestinalhemorrhage)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肠吻合术和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也属于此。在短时间内失血超出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则称为大出血,常表现呕血和(或)黑便,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本病为临床常见急症,可危及生命。

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很多,临床上以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害和胃癌为常见。

1.上消化道疾病包括食管疾病,如食管炎、食管癌、急性食管损伤、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等;胃、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胃癌、胃黏膜脱垂、胃手术后病变等。其中消化性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2.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

3.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包括胆道疾病(胆结石、胆管癌等)引起胆道出血、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主动脉瘤破入上消化道及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等。

4.全身性疾病主要有血管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尿毒症和各种严重疾病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部位与性质、出血量多少与速度。

1.呕血与黑便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一般而言,消化道大出血均有黑便,幽门以上出血者伴有呕血,如出血量少、出血速度慢亦无呕血,而幽门以下快速大量出血亦可出现呕血。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样。黑便呈柏油样,黏稠发亮。如出血量大,可呕吐血块,粪便可呈暗红色或鲜血。呕吐物和粪便隐血试验均为强阳性。

2.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急性大出血后因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一般出现头昏、心悸、乏力,站立时晕厥,心率加快表现,严重者呈失血性休克状态,表现为烦躁或神志不清,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脉压差减少(30mmHg),心率加快(﹥次/分),尿量减少。

3.贫血慢性出血可表现为贫血,急性大量出血后可有失血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指甲苍白等。

剩余32%未读最低0.27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fhl/16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