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应急处理

晕厥

晕厥俗称昏厥,是指患者突然发生严重的、一过性的脑供血障碍,从而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发作时除意识完全丧失外,患者因全身骨骼肌张力减低,不能维持正常姿势而就地摔倒,通常在数十秒钟后意识恢复。容易发生晕厥的人包括:老年人、身体虚弱或体质不好的人、较长时间没吃饭或吃饭少的人、长期缺乏运动和锻炼的人、服用降血压药物的人、严重心脏病或其他慢性病的患者。

晕厥常常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在诸多因素中,某些因素将占主导地位。一般可分为反射性晕厥(亦称为神经介导性晕厥或血管迷走性晕厥等)、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和代谢性晕厥等,还有部分晕厥无法查到原因。同时是晕厥,有的患者相对安全,甚至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就能完全恢复,而有的患者必须立即医院,否则有生命危险。

在所有的晕厥中,反射性晕厥的发生率最高,但危险性最小,与反射性晕厥相关的晕厥有直立性低血压晕厥、颈动脉窦晕厥、咳嗽晕厥、排尿性晕厥及情境性晕厥(如悲痛、恐惧、打针、看见流血、献血时发生的晕厥等)等。而心源性晕厥的危险性最大,患者有发生猝死的可能,需要立即得到专业急救人员的治疗。

一、急症特点

晕厥的特点为突然发生迅速的、短暂的、自限性的、并且能够完全恢复的意识丧失,即所谓“来得快,去得快”。患者意识丧失的持续时间多在30秒之内。按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前期(先兆晕厥)

患者常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黑矇、心悸、出汗、视物模糊等前驱症状。

2.发作期

患者发生意识丧失、肌张力消失、就地跌倒等,部分患者可有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和大小便失禁。

3.恢复期

患者意识恢复,部分患者可有嗜睡、头晕、恶心、胸闷、胸痛、出汗、疲乏等。

二、应急救护原则

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原因的晕厥有不同的救治措施,但在现场急救时无法辨明患者是何种晕厥时应采用如下做法(图1):

1.立即将患者以仰卧位置于平地上,头略放低,松开过紧的衣领和腰带等。

2.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检查患者有无摔伤。

4.多数晕厥患者都能够迅速缓解,无需紧急救治,但患者清醒后如有下述情况则提示病情严重:大汗淋漓、持续头疼和头晕、恶心、呕吐、胸痛、胸闷、脉搏过快过慢或脉律不整齐、血压严重低于或高于平时。此时应该立即呼叫救护车。此外频繁发作的晕厥以及老年人发生的晕厥,无论医院检查和治疗。

5.由于大部分的晕厥与血容量暂时相对不足有关,故可让患者喝适量的水,对可疑低血糖的患者(如糖尿病),可给予含糖饮料及食物。

6.不要急于让患者站起来,必须要确认患者的意识完全恢复并有能力起来时,要先帮助其缓缓坐起,给患者一个适应的过程,以免再次摔倒。

三、注意事项

1.由于大多数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故多数情况下这种晕厥不会导致严重伤害,但要注意防止患者在突发意识丧失时造成第二次伤害(如摔伤等)。因此欧洲心脏病学会年出台的“晕厥诊断治疗指南”指出:“对反射性晕厥的非药物治疗的基石是教育。”通过教育让群众了解晕厥的知识,以避免或减轻晕厥带来的伤害。

图1晕厥的应急救护原则

应大力向群众宣传:当发生先兆晕厥时千万不能强迫自己站立,应立即主动降低体位,这样就能缓解因重力作用导致的脑供血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晕厥的发生。由于患者体位的降低,即使发生了意识丧失而摔倒,也不容易造成严重摔伤。还应注意,在长时间卧位、坐位或蹲位时千万不要猛然起立,尤其是老年人和服用降压药物的人,否则就容易发生晕厥。此外还应提高身体素质,坚持运动,锻炼身体,就能有效地预防晕厥。

2.心源性晕厥患者非常危险,多发生于急性心脏缺血及重症心律失常的患者,严重时有发生猝死的可能。因此对晕厥患者的现场急救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心源性晕厥的甄别。有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缺乏运动等)和心脏病的患者发生晕厥时,要警惕心源性晕厥,此时应立即呼叫,并让患者静卧,等待医生到来,千万医院,以免发生意外。

3.脑源性晕厥是脑部血管功能障碍导致,患者虽然暂时无生命危险,但如果频繁发作(如一天发作2次以上或一周发作3次以上),常常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先兆,故患医院检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能预防中风的发生。

普及靠谱的急救知识,

培训靠谱的急救技术。

晋城市红十字会培训中心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全国白癜风十佳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fhl/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