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晨练老汉突然昏倒心跳骤停路过医生急伸
江夏热线网站讯(通讯员刘曼高峰)七旬大爷晨练时突然昏倒,瞳孔放大,呼吸心跳骤停,早班女医生途径现场听到呼声,紧急实施救援,与死神的赛跑分秒必争。
清晨7时10分许,江夏区古驿道附近,一位72岁的老大爷晨练时突然一头栽倒在地,呼吸心跳骤停,颜面流血,一同晨练的大爷大妈怎么呼叫他也醒不来。这时,早班途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周汇文听到群众呼声,意识到可能需要帮助,立即挤入人群。
“医院医生,请你们立即拨打,同时通知大爷家属。”见到身边手足无措的大爷大妈们,周汇文立即号召大家配合抢救。此时,老大爷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脉搏与呼吸骤停,周汇文立即实施徒手心肺复苏。眼见大爷瞳孔放大,周汇文知道情况不妙,立即请群众向不远处的诊所借来实施抢救的药物。经过30分钟的胸外心脏按压、呼吸道清理、建立静脉通道,何大爷逐渐有了呼吸,然而血压非常低,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7点55分,飞驰的急救车医院,然而在医生为其进行气管插管、输液、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后,还是没能救回大爷的性命。据接诊医生介绍,大爷姓何,患有高血压,导致其死亡的原因可能与脑血管意外有关。
据了解,高血压症是脑溢血死亡、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最主要因素。据统计,五个高血压患者中就有一个人患脑卒中,目前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死亡率排在第一位。那么长期患有高血压的人,在季节明显变化(天气突然变冷);情绪特别激动(大喜狂笑高歌之时,与人吵架时);体力脑力活动加大之时;饱食之后;大量饮酒饮酒之后等最容易发生猝死。医院急诊科主任邓昭武提醒老年高血压患者,平日要注意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饮食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同时不建议气温低的条件下进行室外运动。
高血压患者不建议晨练
人的血压是24小时波动的,人在夜间睡眠时血压降低,大约在凌晨2-3点时最低。清晨醒前血压快速升高,晨醒后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约清晨6-9点)血压达到或者接近最高峰。这时的血压甚至比夜间高40-50毫米汞柱,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现象.
对于高血压病人这是个危险时间,因为此时病人的交感神经处于兴奋时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此外一夜没有喝水,病人呼出不少水分,血黏度高。对于有动脉粥样斑块的高血压病人来说,此时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
有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在上午9点的发生率比晚上9点高3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高峰也是在上午9点到12点;清晨的中风发生率约会升高60%。老年人在凌晨死亡去世的占60%,心血管疾病突发达70%-80%。这种危险到中午12点后会减小,因此不主张高血压病人晨练,建议此类人群每天晚饭后锻炼。
高血压、心血管患者做体育锻炼,建议让医生先开“运动处方”,即按患者的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帮患者选择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 上一篇文章: 北美和欧洲专家共识晕厥急诊处理的九大要
- 下一篇文章: 男孩吃二十多颗荔枝晕倒,家长们可要注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