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偿献血,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点击上方“宝鸡青年”可以订阅献血真的会上瘾吗?为什么血压不合格不能献?自己可以给亲属输血吗?献血是否会危害身体健康?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关于无偿献血的那些事儿。为什么血压不合格不能献血?健康成人正常血压为90-毫米汞柱/60-90毫米汞柱,超过或低于这个标准为不正常。有些人误认为,高血压者血液多可以献血,低血压者也可以少量献点血,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血压是指心脏收缩血液流至血管所产生的压力,因献血可以使血压略有降低,故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的人不宜献血,收缩压过低说明左心室收缩力较弱,心脏流出的血量较少,故献血后容易发生晕厥。高血压者献血时冠状动脉可能会痉挛,引起一时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有形成心肌梗死的可能,亦可出现献血后血压下降,血流减慢引起血栓形成。所以,为保证献血者的身体健康,献血者的血压必须符合标准才能献血。为什么血站要做Rh阴性的确认实验研究发现一些血清学初检RhD阴性的个体经过进一步敏感的血清学检验,可以能检出D抗原的存在,即部分RhD阴性个体拥有难以检测出的D抗原。进行Rh阴性确认实验的目的在于排除弱D的可能性。弱D型的血液只能当作RH阳性血使用,采供血机构必须做RhD的血清学确认;而弱D的受血者必须按照RH阴性者来对待,医院不必做RhD的确认如果弱D的血液如果被当作Rh阴性血发出,输注给Rh阴性受血者,可能导致受血者产生免疫性抗-D抗体,若该受血者为女性且未生育,在该受血者生育时可能发生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若该阴性受血者的红细胞已被致敏,体内已存在抗-D抗体,则在本次输血可能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O型血为何成了万能杀手O型血者的血清中含有天然抗A和抗B抗体,当O型血输入A型、B型或AB型血的人体内时,O型血中的抗A和抗B抗体就会和以上三种血型的人的红细胞结合(因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使红细胞遭到破坏而造成溶血性输血反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地血源紧缺及输血科学水平低下,以致在同型血源缺乏时不得不采取O型血作为抢救的“万能血”,这是基于输注少量O型血时,因天然抗A、抗B抗体被受血者大量的血液所稀释,破坏红细胞的可能性降低的缘故。事实表明,当上述三种血型者输注较多O型血(特别是抗A、抗B效价大于32)时,受血者则容易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现已发现O型血液里的有些抗A、抗B抗体是免疫性抗体,如果将这种O型血输入不同血型的受血者体内,更容易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并可使红细胞形成球形细胞,使红细胞脆性增加,缩短红细胞寿命,严重者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因此,O型血者是危险的万能供血者。血液有生命周期吗?正常成人的红细胞在血液中的寿命约为天,血小板的寿命约为10天,白细胞的寿命最短只有十几个小时。因此即使不献血,各种细胞到一定的时间也是要死亡的。人体的血液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体重为50公斤的正常成年人,每天大约有16毫升的红细胞(相当于40毫升全血中的红细胞)死亡,同时“造血工厂”——骨髓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年轻红细胞来参加工作。在意外失血或献血的情况下,人的造血能力要较平常增高4—5倍。所以,按规定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骼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献血会不会上瘾?有个别人担心多次献血会上“瘾”,说什么“到时候不献血,血管就会发胀”,“浑身难受”,其实这些说法是不科学的。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织,执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没有血液,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但是,血液也象其它有生命的生物物质一样,有其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任何一个机体,其血量都是保持相对恒定的,这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动脉血压的稳定,保证全身各部分,特别是脑组织和心脏获得充分的血液供应。血量的恒定,包括血浆量和血细胞量两部分的恒定,两者比较,尤以血浆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主要是通过血管内和组织间隙内水的交换而维持的。血细胞的恒定,则取决于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两方向的平衡,献血毫升,对人体是一个刺激,使血液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刺激骨髓加快血细胞的生成。当然,在没有失血或献血的情况下,血细胞的生成仍会象平时一样,有新生、成熟、衰老和死亡,但总是维持相对平衡的,不可能造成血管发胀或出现其它不适的感觉。亲属间输血安全吗?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缺乏抗供血者的反应,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认为是自身的血液,不予排斥。而供知者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则把受血者的血液淋巴结细胞辨认出非自身的淋巴细胞予以排斥,从而导致致命性的GVHD。因此,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亲属献血后可由采供血机构调剂使用。献血会使人“伤元气”吗?不会。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经常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吗?人们由于体力活动的减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人们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 上一篇文章: 爱心接力,成分献血倡议书
- 下一篇文章: 献血小课堂高血压or低血压患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