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又出大事了,不能再跑步了

哈喽~亲爱的健迷们~

因为跑步出事的每年都有

最近因为跑步有出事故了

杭州一天两起跑步事故刷爆朋友圈

据相关报道获悉晨跑的年轻小伙当场就没了呼吸和心跳,现在依靠人工心肺支撑;而另一起事故中的女子则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女子事故抢救现场

近年来,不管是学校的体育测试还是马拉松比赛,总会有因跑步而起的猝死事件。甚至受采访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质评比与运动机能监控”重点实验室的主任李文健曾在采访中说:“整体而言,跑步是导致运动猝死最多的项目。”

其实一些健迷朋友也有这样的疑惑

“健君,还能跑步吗?”

“健君,我跑5公里合适吗?”

“健君,跑步真的会猝死吗?”

跑步本身并没有问题

而且还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运动

为何现在却成了高危运动

是运动过度了吗?

杭州跑步事故中的女子,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只跑了2分钟,而且据当时的目击者反应,该女子跑步前的状态还是不错的。

那么是体质不行吗?

年厦门国际半马比赛中,有两位参赛的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倒地不起。

跑步权威杂志曾在全球范围内做过调查,完成马拉松的参赛者中,每5万-8.8万中就有1人死亡(包括赛后24小时内死亡的)

所以,跑步猝死不分新老手,即使体格健壮、身体素质强的老手也会出现意外。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跑步“高危”

从过往的跑步事故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原因:

1、运动负荷。长期不进行运动锻炼或日常训练不足的人,猛然间运动负荷过大,很容易猝死。

2、遗传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马凡氏综合征。马凡氏综合征主要影响在心血管、骨骼及眼部。有些心血管病症出现的早,有些一直不会爆发,猝死一般都是心血管爆发的表现。

3、心理应激。这也是导致猝死的原因之一,一般是跑步前心情受到影响,有大起大落的情况。

因此,虽然跑步性价比很高,但是一运动就累或自己身体状况不佳,尽量不要跑步。

如何避免跑步事故

1、不适合跑步的人群

近两周内又感冒、腹泻及发热的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心律失常、肥胖、年龄过大、哮喘、骨关节病变等症状的患者。

长跑的话,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身体健康,平时有有规律的长跑练习,体检合格,并且家族没有遗传性心脏病史。

运动能增强体质,但不能百治百病,如果身体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

2、跑前

心态:任何运动都有一个过程,跑步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渐进,不要想着挑战极限,轻易尝试没训练过的强度。

饮食:应食用含糖量高,易吸收的食物(比如面食),同时还有脂肪含量少、优质蛋白含量高的鱼类、牛羊肉,以及充足的水分、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

应当注意的是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大、辛辣、高油脂、易胀气的食物。赛前2小时内不宜进食。

健康评估:定期进行体检、身体健康评估,主要是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尤其是应该做一下心血管的检查。

热身:跑前一定要热身,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意外发生,一般10-15分为宜。

装备:一双舒适的跑鞋、护具、保温及吸汗速干的衣服。

天气:夏天较为闷热,特别是长跑最为难耐,所以夏天一定要注意。

3、跑步中

?不要喝太多水,水量过多,容易造成血液中钾离子的流失,引起晕厥

?合理分配体力,有以下情况出现时一定要停下

猝死前身体会出现的反应:

·出现心慌时就要注意了,如果心脏一侧的胸闷、疼痛、且伴有手指发麻问题就大了,这是必须减速,并接受治疗。

·浑身无力、汗如黄豆、晕厥等现象出现时,就需要急救了

·当出现心脏骤停时,抢救的时间很重要,必须在之后的4-6分内进行心脏复苏等急救措施,使心脏恢复跳动并供血,如果超出这个时间大脑会缺血,导致死亡或残疾

4、跑步后

跑后的冷身很重要,长跑后要小跑停止,如果是跑步机则要在跑步结束后,关机闭眼休息一会儿,防止晕眩。跑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要慢慢地活动一下筋骨,做一下拉伸。

总结

任何运动都要循序渐进,体能达不到时不要参加竞技类的比赛。

虽然跑步事故年年有,但是我们也没必要因噎废食,我们应时刻牢记的是: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是参加比赛,获得奖项。所以不必追求跑的有多快、跑得有多远,能力达到了当然是好事,能力达不到慢慢来就好。

运动没有捷径

都是一步步练出来的结果

任何比赛的前提都是

健康的身心

有运动装备需求的小伙伴们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看看

万一有你喜欢的呢

有运动装备需求的小伙伴们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看看

万一有你喜欢的呢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fhl/9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