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公交车上晕倒九医医护人员齐救治

  多一份责任,患者就少一些痛苦;多一份责任,自己心里就多一些安慰;多一份责任,就会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多一份责任,患者就会多一次生命的机会。

  12月1日午饭时分,突然听到抢救室的门被打开,紧接着听到导医护士曲兆晨喊:“公交车上有名患者突然抽搐,司机医院西门。”护士彭涛和王明明扔下手中的碗筷、推着车子跑向公交车。此时,神经内科医生董滨正要下班回家,看到这位急症病人,立即上前给病人做初步检查。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迅速把患者拉回了急诊科抢救室,当时患者异常烦躁,极度不配合,根本无法做相关检查。李宏主任、李晓明护士长闻讯立刻赶到了抢救室指挥、安排工作,甚至连怀孕四个多月的护士也赶来安抚病人。

  经过大家的努力,排除了心脏问题,考虑大量脑出血,医院治疗。但此时,患者虽然恢复神志却仍然情绪很激动,坚决拒绝我们的建议。可考虑到患者的情况,我们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怎么可能让他自己一个人走,大家纷纷劝说患者至少要等到家属来了以后才能离院,吴哲医生耐心地对他进行了劝说,主任甚至把抢救室的门关起来以杜绝患者独自离开。经过多次联系,家属来了,医生向家属交代好病情以后,安医院进一步检查。这时,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患者安全了,可等我们回到饭桌上时,饭菜早已冰凉,但心却是温暖的,雀跃的。

  事后,有当时就诊的其他患者问我们:“这种病号自己要走,你们就让他走算了,干嘛还拦着,饭都没法吃”。我们主任、护士长笑呵呵的跟病号讲:“不让他走就是一种职业本能,也是责任”。

  简简单单一句“本能”,其实她承担了生命的重量,简简单单一句“责任”,其实她诠释了什么叫白衣天使。如果每个人心中都牢记责任,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生命就会多一分健康。两学一做,把这温暖的能量传递下去,把职责进行到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by/1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