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治疗措施
一般反应
全身反应
发热反应: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时间:接种疫苗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上升,一般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部分可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胃肠道症状等,一般持续1~2天。治疗: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严重者作对症处理。高热、头痛可给解热镇痛药,腹痛者服颠茄片。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医院观察治疗。局部反应
皮下接种疫苗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治疗:
轻度反应一般不需处理,自行恢复正常。较重的局部反应: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可助消肿,减少疼痛。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天2~3次,连续1~2天即可。
晕针由于精神紧张,而造成暂时性脑缺血引起的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称为晕针,又称为晕厥,特点是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有心慌虚脱表现,感到胃部不适或者轻度恶心,手足发麻,重者可突然失去知觉,呼吸减慢。
晕厥可以发生在健康人中,但孕妇、患有心率不齐、心瓣膜闭锁不全、癔症,癫痫等病人,特别容易发生晕厥,此外,在有疲劳、饥饿、低血糖等生理现象的人也易发生晕厥。治疗:
1.保持安静,移至空气新鲜处,平卧,头低足高位,松解衣扣,注意保暖。
2.轻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口服盐水或糖水,短时可恢复。重者可予吸氧。3.针灸人中、合谷等穴可促其苏醒。4.严重者静脉补液治疗。5.经处置后3-5分钟仍不见好转者,应立即送附近医疗单位急救治疗。
群体性癔症
是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由于接受了同一种“刺激因子”,如接种同一种疫苗,喝同一种奶制品,吃同一种预防药,由于个别人出现躯体异常不适发生反应,而导致一批人同时或先后发生类似的连锁反应,即所谓群体性反应
1、宣传教育、预防为主:做好接种前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受种者在接种前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接种时的思想紧张和恐惧;避免在空气不通畅场所接种;注射时避免一过性刺痛而引起晕针。2、排除干扰、疏散患者:
一旦有个别异常反应病例出现,应及时疏散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不应集中处理。避免相互感应,造成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反应面。
3、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如无需吸氧者吸氧、无需补液者输液等。
4、疏导为主、暗示治疗:正面疏导,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防止顾虑,辅以药物治疗(不得使用兴奋剂),可酌情使用小剂量镇静剂。
5、仔细观察、处理适度一旦出现,应及时报告学校和家长,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治疗工作。尤其要防止不明真相者谣言惑众。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起来学习不良反应处理让预防接种更安全
- 上一篇文章: 麻城龟山景区一彭女士突发晕厥医生全力抢救
- 下一篇文章: 我国老年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