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迷走性晕厥下
诊断
在接诊可疑晕厥的患者后,首先应行初步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包括测量不同体位血压)、心电图等,据典型发作病史和查体,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可获诊断。
对于晕厥病因不明确且高度怀疑的患者,可通过直立倾斜试验协助诊断并判断临床分型(Ⅱa,B-NR)。对于假性晕厥及缺乏特征性症状的疑诊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可有效鉴别惊厥样晕厥与癫痫(Ⅱa,B-NR)。倾斜试验不推荐用于预测特殊药物治疗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作用(Ⅲ,B-R)。
在规范化操作倾斜试验中,患者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80mmHg和(或)舒张压≤5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25%]和(或)心率减慢(窦性心动过缓成人<50次/分,儿童4~6岁<75次/分,6~8岁<65次/分,8岁以上<60次/分),窦性停搏代以交界性逸搏心率,一过性二度或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或3秒以上的心脏停搏伴晕厥(突发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不能维持自主体位)或接近晕厥(试验中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胸闷、过度换气,继之黑、听力减退、反应迟钝,但无意识丧失,恢复平卧位后症状立即消失)者,判断倾斜试验结果为阳性。有的患者即使血压未达到标准,但已出现晕厥或接近晕厥症状,仍判为阳性;如果有血压和(或)心率下降,而无晕厥或接近晕厥症状,则不判为阳性。
据直立倾斜试验的反应,血管迷走性晕厥可分为三型:①心脏抑制型,以心率减慢为主而血压下降不显著;②血管减压型,以血压下降为主而心率轻度减慢;③混合型,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下降。对于诊断不明、症状反复发作、难以干预的老年患者,通过置入式心电记录器可进行有效评估(Ⅱa,B-R)。
治疗
血管迷走性晕厥为良性过程,约80%~90%不治疗或经安慰剂治疗即可减少发作或者进入临床静止期。故对于发作次数少、发作前有明显前驱症状的患者以非药物治疗为主,教育是基石,使患者了解该疾病,相信这是一种良性情况,不必过度恐惧和焦虑,避免诱发因素(例如闷热环境、过度疲劳、脱水、长时间站立、饮酒等),避免使用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及降压药等,保证水盐充分摄入、早期识别前驱症状、采取措施终止发作。对于发作频繁、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的患者,须进行干预,例如物理治疗(物理反压动作、倾斜训练等)、药物治疗(可试用β受体阻滞剂、氢化可的松、米多君、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但疗效暂不明确)及心脏起搏治疗等。
HRS自主神经系统相关心律失常管理专家共识中相关推荐意见如下。
1.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①除非禁忌,否则应教育、鼓励并保障患者的盐与液体摄入量(Ⅰ,E);
②减少或停止使用致低血压药物可使患者受益(Ⅱa,E);
③物理抗压疗法对有前驱症状的患者有效(Ⅱa,B-R);
④除非禁忌,应用氟氢可的松对频发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或是一种合理选择(Ⅱb,E);
⑤对40岁以上的频发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或可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Ⅱb,B-R);
⑥对于无高血压及尿潴留的频发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应用米多君或是一种合理选择(Ⅱb,B-R)。
2.晕厥起搏治疗策略①对于年龄≥40岁、晕厥反复发作且不可预知、有临床症状且停搏间歇≥3秒或无症状且停搏间歇≥6秒的患者,双腔起搏是有效治疗策略(Ⅱa,B-R);
②倾斜试验或可考虑用于识别对永久心脏起搏应答不佳的患者(Ⅱb,B-NR);
③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反复晕厥发作的症状性停搏患儿,或可考虑起搏治疗(Ⅱb,B-R);
④对于缺乏前驱症状、心电图正常、无结构性心脏病、腺苷敏感、不明原因晕厥的年长患者,或可考虑应用双腔起搏(Ⅱb,C)。
儿童白癜风发病症状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上一篇文章: 汉克斯3年没去奥斯卡,怎会和她走红毯
- 下一篇文章: 游客发病昏倒路边nbsp警民联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