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吃药也要讲姿势
吃药也要讲服用“姿势”!姿势不对,药效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健康?平时习惯了“花式服药大法”的宝宝们可要注意啦!
药品不同,服法各异片剂、胶囊:
有些人感觉吞咽一粒胶囊或一片药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吞咽胶囊或药片更加困难。因此,在服药前可先漱漱口,或先喝些温水以湿润咽喉,然后将药片或胶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如果担心药片或胶囊过大,可能卡在嗓子里,可将药片研碎或将胶囊内药物倒出,置汤匙内,以温水混匀,再服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药片说明书或者向药师咨询,因为有些片剂和胶囊不能掰开或研碎服用,必须整颗咽下。
气雾剂:
使用之前要摇匀,尽量将痰咳出,缓缓呼气,尽量让肺部气体排出,头稍后倾,舌头向下,双唇紧贴药瓶喷嘴,深吸气的同时按压气雾剂,屏住呼吸约10至15秒钟,用鼻子呼气,然后用温水清洗口腔。
栓剂:
清洁双手,若栓剂太软,则应先通过冷却使其变硬,可浸在冰水或放在冰箱内一会儿再去除包装。用清水和水溶性润滑剂涂在栓剂的顶端,侧身躺下并将双腿屈起,用手指轻轻将栓剂推进肛门内约2至3厘米深处,继续躺几分钟,1小时之内尽量不要大便。
滴眼液:
用消毒剪刀剪开瓶口,剪刀可先在火上烧一下。然后清洁双手,将头后仰,眼向上望,轻轻把下眼睑拉开成“袋状”;将药液滴入眼“袋”内,切勿让滴管开口接触到眼球或眼睑。然后轻轻拉下眼睑,闭眼休息1至2分钟,注意不要闭得太紧。可以用药棉或纸巾擦去流出眼外的药液。若同时使用几种滴眼液,滴不同药液之间的间隔不少于5分钟。滴眼剂也会产生烧灼感,但不应持续几分钟,若烧灼感持续时间过长,就要咨询专业人员。
滴耳液:
使用之前同样要清洁双手,把药瓶握在手中数分钟,使药液温度接近体温。把头稍倾或歪向一边,外耳道口向上,轻轻拉下耳垂,使耳道暴露,按医生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滴进耳内。5分钟后换另一只耳朵,有的药品说明书上有明确建议,应在滴药后用药棉塞住外耳道。
滴鼻剂:
在使用滴鼻剂之前,应先清除鼻涕及清洁鼻腔,取坐位或仰卧位,头尽量后仰,将滴管对准鼻孔,依照医生所指定的滴数,将药液滴进鼻孔内,滴药后用手指轻轻捏几下鼻翼,使药液分布鼻腔,保持滴药姿势2分钟。
站卧有讲究站立姿势一般而言,服用大多数药物时,最好采用直立体位或端坐姿势,尤其是大药片和胶囊制剂,这样的姿势可使药物顺利经过食道进入胃。卧病在床的患者,如果仰卧吞服片剂、胶囊剂,则易使药物粘在食道上,药物直接刺激食道黏膜会引发炎症和溃疡,药物不能进人胃肠道也会影响疗效。因此,如果病情允许,患者最好在服药后稍做轻微活动,这样可以避免药物滞留食道。
卧位姿势有些药物则比较特殊,需要患者刻意采取卧位姿势服用。例如,硝酸甘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时如采取站立体位,则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倒。因此,含服硝酸甘油应采用半卧位,而且这种姿势能使回心血量减少,利于心绞痛较快缓解。服用睡眠诱导期短的安眠药,患者应在服用后立即躺卧,以免发生意外。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治疗胃体后侧壁溃疡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因为此类药物的治病机理是药物与胃黏液中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覆盖溃疡面,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因此,应根据溃疡的部位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卧位姿势。
关于“姿势”的“冷知识”白点风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 上一篇文章: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专项用药十味玉泉片
- 下一篇文章: 作为药店店员,你应该知道常见病的用药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