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微课堂第3期职业卫生篇

我们读书要做入学体检,工作要做入职体检,每年要做健康体检,偶尔身体不幸染恙要做疾病检查。公司也刚刚结束了一年一度的员工体检。体检无处不在,伴随我们的一生,然而,大多数同事往往看不懂体检报告。因此,医务室收集、整理了10个体格检查的常规项目,希望能够给您提供帮助。

1、血压

血液流动时,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压力就被称为血压。一般来说,一个正常人的血压水平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段也是有所不同的。像有的人,偶尔测量血压时出现血压超出正常范围的时候,就可以被判定患了高血压吗?其实不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经过非同日同一时间段,三次测量血压≥/90mmHg。单次测量偏高并不能确诊为高血压。若是确诊为高血压后就要接受正规治疗,不可擅自停药、换药,以防脑血管疾病意外的发生。

2、空腹血糖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为3.89~6.1mmol/L;

?如果两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考虑糖尿病;建议复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

?如果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可确诊糖尿病(排出应激状态外,如感染、外伤);

?如血糖低于2.8mmol/L,临床产生相应的症状称为“低血糖”。

3、血脂(一)

所谓的“血脂”,就是指血液中脂类的总称,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血脂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总胆固醇(TC):与防治冠心病有关

代表血液中所有的胆固醇的量。目前认为,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是防治冠心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一般人群只要总胆固醇高于5.7mmol/L就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TG:代表血液中所有甘油三酯的含量。单纯性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伴以高胆固醇血症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情况时,甘油三酯升高才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甘油三酯的正常值要小于1.7mmol/L,如果高于这个数值,医生就会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血脂(二)

HDL-C:“好”胆固醇,高了反而有利健康学名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项比较特殊的指标。因为它是运载和清除胆固醇的“清洁工”,因此它升高反而是一件有利健康的好事,过低反而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所以现在专业医生不再单纯讲高血脂了,而多是讲血脂异常。

LDL(低密度脂蛋白)高、HDL低,当心动脉粥样硬化

HDL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因此是“好”胆固醇;而LDL升高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坏”胆固醇。LDL高、HDL低意味着有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要注意平时的饮食、生活方式等并定期复查。

4、血常规背后的大学问

血常规,俗称“血象”。血常规中的许多指标都是病理改变常用的敏感指标,其中以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诊断参考价值。

白细胞:看有无感染,细菌or病毒机体有无感染,并区分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主要看白细胞及分类情况。白细胞总数升高,同时中性粒细胞升高,往往为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降低,同时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升高,往往为病染。

红细胞、血红蛋白:看有无贫血,RBG(红细胞)、HGB(血红蛋白)任何一项低于参考范围即可诊断为贫血。

血小板:减少及增多,来评价骨髓造血功能。

5、尿常规报告异常

注:同样的症状,病因各异,此表只能作为大致参考。

6、胆石

所谓胆石就是胆汁(从肝脏排出的消化液)的成分起变化,进而由其成分造成结石。胆囊中的结石称为“胆囊结石”,胆管中的结石称为“胆管结石”。此二者在形成方式、成分、症状上,均具有个别的特征。

胆固醇性胆结石:胆固醇性胆结石的肉眼外观呈白色,常为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

胆色素性胆结石:胆色素结石大多数是以「胆红素钙」为主其中的黑色素结石外观不定型,质地坚硬而表面光滑;而胆色素钙常呈棕黄色小颗粒状,质地松软,由于松软不成形又称为「泥沙样结石」即一般俗称的「胆沙」,常发生在胆管内。

混合性胆结石:外形呈多面角形,表面光滑,呈深绿色或棕黄色颗粒,往往数目较多,排列整齐,其切面多呈环层状,亦多发生在胆囊内。

7、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合理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是大多数慢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的基本方法,也是预防和控制脂肪肝进展的重要措施。但绝大多数患者,难以长期坚持运动及饮食等行为治疗。如果控制不佳,脂肪肝就会不同程度加重。

根据肝脏脂肪含量占肝湿重的比率及脂肪变性肝细胞所占的比率,将脂肪肝分为:

?轻度脂肪肝(30%-50%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中度脂肪肝(50%-75%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重度脂肪肝(75%以上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

脂肪肝饮食要点

饮食注意:少吃:内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鸡皮等。辛辣如辣椒、胡椒、咖喱。

少喝:肉汤、鸡汤、鱼汤等含氮浸出物高的食物要尽量避免。

限制:食盐每日以6克(一啤酒瓶盖的容量)为宜,不吃动物油,植物油用量也要限制。

8、心电图(一)

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心肌劳损……

心电图的体检报告里出现的这些字眼,严重吗?需要治疗吗?

早搏

正常心脏的跳动是规则的,如果出现突然提前的心跳,称为早搏。如果用动态心电图对正常人作24小时的连续观察,可能记录到早搏的人会达到70~80%。早搏虽是心脏的不规则的跳动,但早搏并非皆由疾病造成。情绪紧张、激动、焦虑,过多地吸烟,大量地饮酒、喝浓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发现早搏后,一般很难自行判断性质,医院检查有无隐藏的心脏疾患。医生会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相关检测。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或长期失眠所致的早搏,应充分解除顾虑,适当使用镇静药,会有利于早搏的消除。

心电图(二)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不齐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以儿童、青少年最常见。正常人的心跳是来自窦房结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就称为正常的“窦性心律”.频率每分钟约60—次。心率可能受很多因素影响。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只要没有任何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完全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分

?在安静状态下,成年人的心率在50~60次/分之间一般是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的。但是若其心率降至35~40次/分则会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心脑器官的供血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胸部闷痛、晕厥甚至猝死。

?如果伴有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医院检查,让专科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心电图(三)

ST-T改变:ST-T改变是诊断心绞痛、心肌缺血的重要指标。但影响ST-T改变的疾病与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包括:检查技术上的原因,如心电基线不稳,上下飘移;呼吸与进餐的影响;药物如洋地黄等的影响;电解质影响,如血钾过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状态的压抑与焦虑;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心肌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

此外,健康人也可出现ST-T改变。因此,当心电图出现ST—T改变时,不应以为自己患了冠心病,而应认真听取专科医生的意见,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祝您健康!

如您有更好的意见,请发送邮件至ywu42

cfme.ford.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by/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