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足迹下故事汇路遇昏倒女孩,东华
三下乡第五天
遇见了许多各种各样的人
收获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故事
现在让我们跟着各支队伍
探寻那些故事中的欣喜和感动
故事一怀揣着实践梦我们来到航埠镇徐家村,刚踏上这片土地我们便迫不及待的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天气炎热的下午,我们遇到了这个蹲在路边哭泣的女孩,我们走上前去询问却发现她有些中暑,还不熟悉环境的我们马上把她抱回了志愿服务点,安抚她吃下降暑药。为了尽快搞清她的情况,平时大大咧咧的小伙子摇身变成了贴心大哥哥,唱歌故事变魔术,亲亲抱抱举高高,很快就赢得了她的信任与好感。
故事二在徐家村遇见一个叫徐展平的男孩让人印象深刻,开始时他上课总爱唱反调,问他原因,他说因为过两天要去上海找爸爸妈妈了所以不想上这个课。
但是通过几天在课堂上的学习,他逐渐改变了心态。由原来的唱反调到现在的积极主动。昨天问他:展平你今天是不是要去上海了啊。他摇摇头说不去了。问他原因,他说:我舍不得你们,想在这里一直上课。
还有要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时,看到孩子们善良有童真的愿望,这些温暖的瞬间真的让人体会到支教的真正意义。
故事三希望妈妈能多陪陪我他是个安静、听话的小男孩,在“彩虹课堂”上,他坐姿端正,目光总是围绕着老师;他做事用心,折千纸鹤都是那么一丝不苟;他喜欢唱歌,每次下课,别的小孩结伴跑出教室玩,都能看见他坐在教室,跟着音乐哼着歌。
他有爱他的爸爸妈妈,妈妈担心他不爱和其他小朋友玩,怕他感到孤单,连续两年都带他来报名“彩虹课堂”,因为他喜欢这里,在这里,他很开心。
他的内心有个小世界,里面有属于他的旋律,他的舞蹈,他的玩伴,和经常陪他玩的爸爸妈妈。但在这个现实、充满着各种压力的大世界,总是有那么多无可奈何。而他能做的,就是在那张彩色的卡片上写下“希望妈妈能多陪陪我”的那句话。
故事四心疼她的懂事在镇上为“彩虹课堂”招生宣传的时候,有一个小姑娘牵着弟弟和妹妹在离志愿者不远的地方驻足观望,志愿者们亲切地问她要不要一起来参加“彩虹课堂”,女孩的眼中的光芒一闪而过,取而代之的是难过和遗憾。她有礼貌地回绝了志愿者们的邀请,并告诉志愿者们,爸爸妈妈外出打工,爷爷奶奶都在厂里做哨子,家里的弟弟妹妹都需要她来照看,其实去年她就很想参加“彩虹课堂”,但也没能如愿。得知情况后,志愿者们仍然希望她来参加活动,并告诉他,这里的大哥哥大姐姐都会帮她照顾弟弟妹妹的,在志愿者们的坚持下,她点头答应了,但还是顾虑重重。
遗憾的是,小姑娘到最后还是没来参加。懂事的她,小小的肩膀担负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职责,本应快乐无忧的年纪,却总是有那么多身不由己,愿她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在这个充满着无可奈何的世界依旧快乐。
故事五下午带着孩子们学唱歌,原本正常四点半就结束一天的课程,结果孩子们热情高涨,兴致很高,竟然不放老师下课,硬生生和他们唱到了五点半。在最后说唱一遍就放学时,我安排孩子们在国旗下列队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也许是天公作美,又或是机缘巧合,抬头看国旗的一瞬间,发现了微笑的彩虹,可爱的面庞,动听的歌曲,鲜红的国旗,三下乡,我们累并快乐着。
故事六去村里家电维修的时候走进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一个老爷爷在,当我们问老爷爷有没有家电需要维修时,他从屋里拿出了一台电风扇,老爷爷进屋的时候我们环视了一下四周,家里十分简陋,连插座都没有看见,当得知这是爷爷家里唯一的家电的时候我们心情很复杂,更加坚定了我们要修好它的心,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可能多的帮助老爷爷。
故事七深夜维修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奶奶在一个下午来到来到家电维修点,用方言对志愿者说,家里的吊扇坏了,带不过来,希望志愿者能去家里帮忙修修,志愿者们不假思索地答应奶奶当天一定会上门修理。当天维修点陆陆续续接收了二十多件电器,维修组的队员们忙的不可开交,晚饭后,“三下乡”的志愿者们组织开展素质拓展活动,这一忙,便忙到了晚上九点多。素质拓展过后,家电维修组的志愿者们拎起维修设备,踏着月色赶到老奶奶家维修电扇,由于电扇比较复杂,有考虑到奶奶需要早些休息,志愿者们便把电扇拆下,带回维修点,并保证第二天一早就给奶奶安装好。志愿者们晚上十点多赶回维修点继续加班。一诺千金,给过的承诺,再晚都会尽力完成。
故事八文法学院“三下乡”暑期志愿服务团来到了抚州资溪,几天的下乡之旅,让人感触最深的就是支教活动中与孩子们的拔河游戏,刚刚到达要支教的小学时,可以看到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有着点害羞和警惕。可是经过一个上午的相处,我们却成为了他们亲近的哥哥姐姐。记得那天我们分成了两个队伍,一个是孩子们的组成的队伍,一个是我们大学生组成的队伍,两支队伍比赛拔河,虽然我们这支队伍里有不少人高马大的男生,但还是输给了小朋友们的队伍,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汗水和微笑,却因为简单的游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故事九化生材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陶瓷之都”——景德镇,亲手做陶瓷,做泥塑。志愿服务团在参观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的过程中对陶瓷有了新的认识。在原创陶瓷故事陶瓷体验馆,志愿者们共同参与到陶瓷拉胚的学习中来。陶瓷师傅娴熟的手法,让志愿者们赞叹不已。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陶瓷制作的不易,心中充满了对陶瓷艺术家和陶瓷制作者的敬佩。
故事十为引导当地村民树立“自主脱贫”的主体意识,水环学院“水木青春”实践队从驻村以来就致力于发现并宣传当地致富典型,组织先进典型宣讲致富故事。7月4日,水木青春实践队队员对余干县枫港乡涂坊村的致富典型余安华进行了专题访谈。通过采访他们了解到,余安华抓住了产业转型的机遇,从传统农耕种植成功转型为现代化机械种植,实现了生产效率质的飞跃,在未来也会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实干兴家、发展立家。
05
三下乡足迹
走上青春成长路
追踪报道,敬请期待
图文来源:三下乡新闻宣传组、各学院投稿
投稿邮箱:
qq.- 上一篇文章: 遇到孕妇在车厢中晕倒,你会怎样帮忙呢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