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晕厥车中应该怎么做
前日下午2点,一辆自福州汽车南站开往长乐的大巴上,一名男子突发哮喘晕厥,所幸车上乘客及时报警并伸出援手。该乘客后被及时送医,目前已无碍。
事发时,大巴行驶到远洋路福州电视中心附近路段。男子晕厥后,同车人报警,接警民警一面通知,一面赶赴现场。该男子医院急救,民警通知男子家人赶来。经了解,该男子30岁,长乐人,其上车前,就有热心乘客发现其状态不佳,喘气得有点厉害,不料车离站10分钟后,男子就昏迷了。
如何让呼吸疾病患者远离哮喘应该怎么做?
一、消除病因。
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二、控制急性发作。
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一般可单用或联用下列药物。
(一)拟肾上腺素药物:此类药物包括麻黄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
(二)茶碱(黄嘌呤)类药物:氨茶碱。
(三)抗胆碱能类药物:常用药物有阿托品、东莨菪碱、-2和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bromide)等。
(四)钙拮抗剂:地尔硫草、维拉帕米、硝苯吡啶口服或吸入,对运动性哮喘有较好效果。
(五)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六)色甘酸二钠。
(七)酮替芬:本品在发作期前2周服用,口服6周如无效可停用。
三、促进排痰。
(一)祛痰剂:溴已新或氯化铵合剂。
(二)气雾吸入。
(三)机械性排痰:在气雾湿化后,护理人员注意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用导管协助吸痰。
(四)积极控制感染。
四、重度哮喘的处理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
五、缓解期治疗:目的是巩固疗效,防止或减少复发,改善呼吸功能。
(一)脱敏疗法:针对过敏原作脱敏治疗可以减轻或减少哮喘发作。
(二)色甘酸二钠、必可酮雾化剂吸入、酮替酚口服,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对外源性哮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他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曲尼斯特等均属H1受体拮抗剂,且无中枢镇静作用,可作预防用药。
(三)增强体质,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提高预防本病的卫生知识,稳定情绪等。
近年来,随着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认识到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的临床特征,所以在哮喘的防治方面又有了新的概念,认为单独使用支气管舒张药物进行治疗是不够全面的。
对于中、重度哮喘,仅仅靠规律地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2激动剂)甚至有害,因为β2激动剂无抗炎作用,单纯对症治疗会掩盖炎症发展,使气道高反应性加重,因而必须联合应用抗炎药物。
同时为了评价治疗效果,判断病情程度,决定治疗和管理计划,所以务必记录病员日记,坚持家庭测量肺功能(PEF),监测气道反应性变化。如果能坚持合理的系统防治,则大多数哮喘患者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反复发作常因防治不当所致,常导致难以逆转的肺功能损害。因此,在哮喘的防治工作中,务必作好宣教工作、控制环境促发因素、监测病情和系统的合理治疗。
(一)教育患者 使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不断的合作,让患者对本病有较正确的认识,增强信心,自觉与医生配合,坚持记录病员日记、家庭监测肺功能,定期来院随访,接受哮喘的诊断和最新的预防、治疗方法。
(二)控制环境促发因素 主要是确定、控制并避免接触各种变应原、职业致敏物和其它非特异性刺激因素。
(三)药物治疗 应分别制定哮喘长期管理的用药计划和发作期的处理。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达到控制症状,预防哮喘发作,维持正常肺功能,保障正常活动,PEF的昼夜变异率低于20%。药物治疗不但要个体化,而且应随时调整,按病情程度做到阶梯式治疗,做到系统合理用药最终能不用或最少剂量地按需应用β2激动剂、甲基黄嘌呤和抗胆碱药物等支气管舒张剂。在给药途径方面以吸入疗法优于全身注射或口服治疗,前者的优点是气道内药物浓度高、用量少,全身无或极少不良反应。
在吸入疗法中现有定量型气雾剂(MDI)、干粉剂和雾化溶液等给药方法,雾化吸入多用于急性严重哮喘患者,也可用于5岁以下的儿童和某些发作较重的哮喘。若掌握定量型气雾剂有困难的患者,则可配有储雾器装置,改善支气管舒张剂的吸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干粉剂配用有关吸入器后,则效果显著,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反复胸闷伴晕厥,病因诊断,看你的
- 下一篇文章: 查不出病因11岁男孩学校拔河比赛中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