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突发晕厥,都是基因惹得祸
晕厥是指大脑一时性缺血、缺氧而短暂意识丧失。可由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等各种原因引起,但近一半的病人经检查后不能找到病因,即称为"不明原因晕厥"。
病历摘要患者张女士,35岁,因“突发四肢抽搐,呼之不应”医院抢救。经胸外按压、电除颤及可达龙治疗,心电图由室颤恢复至正常窦性心律。
检查发现:
血压↑:/mmHg
血钾↓:2.35mmol/l、
肌酸激酶↑:u/l
CK-MB↑:u/l
肌钙蛋白Ⅰ↑:30.2ng/ml
血气分析:酸碱度7.,二氧化碳分压↓24.5mmHg,氧分压↑mmHg,标准碳酸氢根18.9mmol/l,血氧饱和度99.8%。
医生予以佩尔地平降压、补钾利尿等治疗后,张女士病情逐渐平稳。
随后,经过多次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
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Q-Tc间期0.s
左房、室扩大(左心房内径36mm和心室内径53mm)
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均无晕厥或心脏骤停病史。
初步诊断:
结合张女士的病史、临床表现及检查,Schwartz诊断评分>4分,另外患者没有可以引起QTc延长的药物和毒物接触史,提示:由遗传因素引起的长QT综合征(LQTS)可能性大。
LQTS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可频发晕厥甚至猝死。每年有大约人死于LQTS。
根据有无继发因素,将LQTS分为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
Schwartz诊断评分可用于LQTS的初筛。评分越高,LQTS的可能性越大。
遗传性LQTS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按照突变的基因不同,LQTS目前分为15个型别,其中LQTS1、2和3型占遗传性LQTS的90%。
不同类型的LQT,致病基因不同,诱发猝死的原因不同,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
那张女士到底是哪一类呢?
基因检测——诊断LQTS金标准年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中国专家共识[1]指出:
只要存在明确的至少一个基因的致病突变,即可明确诊断LQTS。
张女士接受医生建议,在百世诺用诺心安?进行了心源性猝死基因筛查。
结果显示:张女士携带MYBP3和KCNH2两个基因的杂合突变!
同时,对张女士的父母及儿子进行Sanger验证,结果显示:
其父亲携带KCNH2p.RHhet杂合错义变异
其母亲携带MYBPC3:p.EKhet杂合错义变异
其儿子均没有携带这两个变异
原来,张女士的两个突变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还好没有遗传给自己的儿子。
那这两个突变基因都是LQTS的致病基因吗?
KCNH2p.RHhet:
长QT综合征(LQTS)的致病变异
MYBPC3p.EKhet:
肥厚型心肌病(HCM)的致病变异
携带有该变异的HCM患者,临床预后相对良好。
该变异是否与LQTS具有相关性,目前还没有更多研究支持。但该变异曾被报道可能与长QT综合征有关。
年,医院的张惠芳[2]等报道了一个案,50岁患者,发病4年,反复晕厥发作,临床检查确诊为LQTS,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携带MYBPC3:p.EKhet变异,但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左心室造影均不支持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
张女士临床初步诊断是LQTS,而基因检测却发现,还携带了肥厚型心肌病的明确致病变异!
张女士携带的这两个突变的致病性很复杂,可能有叠加效应,导致患者晕厥。也解释了张女士的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左室高电压,左心已经增大。
清楚病因后,张女士将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小贴士LQTS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症状包括:晕厥、晕厥前兆、黑矇、心悸。LQTS与肥厚型心肌病都是能够导致首发猝死的常见疾病。
目前指南和共识中指出,对于LQTS疑似患者,无论QTc是否延长,只要携带致病性基因突变,均应诊断为LQTS。
对先证者,推荐进行LQTS相关基因的临床检测。
对家系成员,若先证者基因检测阳性,推荐家系成员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血管病工作组.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3(1):5-21.
2.张惠芳,宋洪勇,长QT综合征合并MYBPC3基因突变1例.国际心血管病杂志,.42(3):p.-.
赞赏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我院成功承办第五届全国儿童晕厥学术会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