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密恒泰煤业事故背后为保财政煤企整合

河南新密恒泰煤业事故背后:为保财政煤企整合难

一场突然而至的事故,暴露出已进行三年的河南煤炭整合背后,因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利益格局的不均衡所构成的矛盾纠结。  7月19日,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境内的河南郑宏恒泰煤业有限公司(下称"恒泰煤业")产生瓦斯燃烧事故,事故共造成13人受伤,其中,已有1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利税大户的惨痛事故  位于河南省中部的新密市,因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被称为河南的"煤都"。来自新密市政府站的消息显示,恒泰煤业为新密市煤炭生产重点企业、利税大户和经济效益支柱企业。  恒泰煤业前身为郑州市新密任岗煤矿,矿井始建于1988年7月,总资产2.1亿元,现有职工1356人,原设计年产能力为30万吨。  7月30日上午,《第一财经》在位于厂区门口的煤炭管理公示牌上发现,经过不断升级改造后,目前恒泰煤业的年设计生产能力已高达60万吨。  受此次瓦斯燃烧事故影响,目前,恒泰煤业已处于停产整理阶段。  包括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新密市煤炭局等在内的煤炭监管机构,曾前后对恒泰煤业进行了20余次的异地安全监察,共发现百余处各类安全隐患。  但恒泰煤业则在一份名为《郑宏恒泰(新密)煤业有限公司2013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的内部材料中述称,这些安全隐患都已被"销号"(即"被排除"),恒泰煤业不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  孰料,仅仅过了半个月后,恒泰煤业便产生了1死12伤的惨痛事故。  整合之难  延续产生的矿难,曾是悬在河南省有关方面头上的一把利剑。高峰时期,河南省煤炭行业每一年都有数百人因矿难而亡。来自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十个月,河南省便前后产生30起煤炭安全事故,死亡236人。  在逐渐意想到部分煤炭企业可能存在违规、违法生产问题的严重性后,2010年2月,河南省鉴戒山西的煤改经验,出台《河南省煤炭企业吞并重组实行意见》,开始对全省的646座煤矿进行吞并重组。  号称"煤都"的新密市,医治白癜风哪里好不能不面临被整合的阵痛。一名曾长时间任职于河南省煤炭行业的退休干部说,煤炭行业的税收贡献一直在新密市的财政收入中占有较高比重,最高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0。  以后,在延续不断的煤矿整理中,新密市的110多家煤矿中,前后有90多家被关停、整改,而新密市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在郑州6县(市)中的排名一直下滑,以致不得不通过"税收专项治理"来弥补煤矿关停后所产生的空缺。  根据河南省出台的上述整改意见,全省646座煤矿的吞并重组主体为中平能化团体、河南煤化团体、义煤团体、郑煤团体、神火团体、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煤炭企业,新密市的民营煤矿与一些小型国有煤炭企业开始被逐渐整合。  整合带来的最直接效果便是煤炭事故量的下落,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河南全年共产生死亡事故3起,死亡12人,同比减少24人,百万吨死亡率同比着落58.8,未产生重特大事故。这与2010年的前十个月便死亡236人形成对比。  时任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2010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小煤矿的违规、违法生产,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河南终究决心进行煤改的重要缘由。  但此时,面临财政收入可能减少的局面,地方政府的心态却开始奥妙起来。1名来自河南某市的官员说,很长一段时期,地方政府都存在着对煤矿企业的较强依赖性,多数煤矿需要在正常税费之外,再承担一部分费用,用于当地修路、引水、办学、医疗、绿化、救灾、扶贫等方面,一旦被整合,这些收入可能就意味着减少乃至消失。  终究,在新密市的几十家煤炭企业前后被整合以后,恒泰煤业得以继续由新密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占股经营。  上述退休人士说,作为新密市为数不多的国有煤炭企业之一,恒泰煤业得以在2010年的河南省煤炭企业整合中被保存的重要缘由,便是恒泰煤业对新密市财政的重要贡献。  握紧煤炭,相当于捉住了地方经济命根子。如果关掉小煤矿,或被省属国资企业"收编",则相当于断掉了一些地方经济的财路。  也因此,河南的煤改进展其实不顺利。2011年3月,时任河南省副省长陈雪枫在一次河南省煤炭工作会议上"抱怨"说,河南省的煤炭业吞并重组,其实不风平浪静。  虚假整合、"阴阳合同"等问题,成为河南煤改中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2013年两会期间,时任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继续大力推动煤炭企业吞并重组,并争取在2013年全面完成煤炭企业吞并重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z/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