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指南,夏天怕热,热到昏厥的人必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刚刚到来,全国各地就开启了“火炉”模式,多地出现40℃以上的高温。

一张全国气温一览图,看看这张图感受下我们现在有多热。

当人处的环境温度超过32℃、湿度超过70%时,就已经突破了人体温度的舒适区,这个时候就需要预防中暑了。

今天就“趁热”跟你说说,安全度过高温天,预防夏日中暑。

高温天,不推荐久待室内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天气太热时,就应该窝在家里。

事实上,空气不流通易中暑,半数中暑发生在室内。

室内相对湿度高,如果空气不流通,汗液难以蒸发,不利于身体散热,老人的发汗机能退化,在室内更容易中暑。

空调温度低也会中暑

空调为我们带来凉爽,但长时间待在温度低于26℃的房间,会降低人体对高温的耐受程度,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更容易中暑。

突然走出空调房,并长时间待在高温的户外环境,可能会出现发热、胸闷、腹胀、口渴、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

从炎热的户外回到屋里,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会出现怕冷、发热、腹痛吐泻、无汗、胸闷、舌苔白腻等症状,这也是一种中暑表现,中医称为“阴暑”。

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中暑,这个夏天要当心了。

1不常喝水的人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身体排汗散热。需要提醒的是,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更高。

2出汗太少的人

先天汗腺不发达,或使用了某些可能抑制排汗的药物,会让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3睡眠不足的人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功能,不利于散热。

4体型肥胖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5剧烈运动的人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

高温时,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

此时必须赶紧多喝水,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般症状可自行消除。

有恶心呕吐症状,可口服藿香正气水5~10毫升,或按说明书服用十滴水。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服用后不宜开车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时,整个身体机能都会出现问题,一般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甚至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猝死,此时应立刻拨打,同时帮助中暑者快速降温。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补上下面这些“安全漏洞”,都有助于防暑。

1保持室内通风

不通风、室内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室内中暑”。因此,室内要注意通风降温,并适当使用电风扇或扇子;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以免出门时难以适应。

2喝水不可“牛饮”

天热口渴会让人不由得大口灌水喝,但这样会使水分在体内短时间积累,不利于吸收,导致中暑。

3外出别长时间戴帽子

夏季戴帽子容易出汗,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湿度提高,引发中暑。建议不定时摘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4出汗时别立即冲凉

剧烈运动后或大汗淋漓时,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或者直接躲进空调温度开得特别低的室内,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

正确做法是,先休息15~30分钟,等体温恢复、汗液干透或微微出汗时再洗澡。

最后,小编想提醒大家,别为了省电费不舍得开电扇和空调,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赞赏

长按







































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皮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z/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