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发烧后父母做这事竟害了孩子

孩子发烧,最心疼与慌张的肯定是家长们。

送医治疗当然是最先会想到的问题,

也有些家长会相信一些民间谣言,

采取错误的方法,这是很危险的。

据报道,一名1个月大婴儿,因为感冒了被家长穿厚厚的衣服捂汗,发烧后家长不但没减衣服还又增加了衣服,后因高烧不退、呼吸微弱送医。医生发现孩子除了内衣,身上还穿了两件毛衣、一件薄棉袄、一件厚棉袄,外面用一个厚厚的包被裹着。

后医生检查发现孩子出现了婴儿捂热综合征,因为大量出汗又没有补水,已有脱水症状,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遗憾的是,因为捂热时间过长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多器官弥漫性出血,第二天下午,宝宝因抢救无效离世。

孩子发烧千万别捂汗小心“捂热综合症”

很多父母和长辈在处理宝宝发烧的问题上,盲目采用“捂汗疗法”,给孩子穿得里三层外三层,以为捂出一身汗,就会退烧了。

专家指出,这种做法要不得。发高热的宝宝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摸上去手脚冰凉,家长误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继而给孩子捂得厚实些,加之儿童汗腺不发达,发烧捂汗,往往越捂越热,容易造成“捂热综合症”,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专家说,在儿童发高烧的时候,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摸起来并不热,反而有些凉。若出现手足发凉、怕风,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有可能很快出现发热。所以,家长别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

孩子发烧还应小心这几个误区

宝宝发烧了,家长们总说心疼又着急,总说担心发烧会烧坏脑子,于是想方设法给孩子降温。但不科学的处理方式,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孩子发烧时,除了捂汗,家长还应警惕这几个误区。

1.一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为了怕宝宝发烧烧坏脑子,很多家长一发现宝宝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温在38.5℃以下时都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2.宝宝发烧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错!有些家长担心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的判断,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已经发烧到38.5℃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3.宝宝发烧不能洗澡

有的家长担心洗澡时孩子着凉(特别是在冬天),让病情加重,于是宝宝发烧时坚决不给宝宝洗澡。

事实上,宝宝发烧时用温水洗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家长要注意,在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来源:三九养生堂

源自网络,柳州播报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柳州播报()

合作/投稿:(







































早期白癜风能治愈否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z/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