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三号线车厢内一女乘客突然晕倒,醒后自
2月20日上午八点左右
地铁3号线快行驶至宝山路站时
车厢内突然有位女乘客晕倒
幸好其他乘客及时及时伸出援手
搀扶该女乘客到就近位置坐下后
女乘客清醒后直呼太可怕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发车厢
据该女乘客事后回忆
当时时间是早上八点零五分左右
她乘坐驶往江杨南路方向的地铁3号线列车
快行驶至宝山路站时
她突然感觉头晕目眩、身体发冷
继而呕心想吐
支撑了几秒后
浑身直冒冷汗
紧接着一阵眩晕
就倒了下去
隐约听到周围乘客一阵惊呼
感觉有好几双手从背后接住了自己
接着就失去了意识
等醒来时
发现自己已经坐在坐位上
模糊中有几个声音在关切的询问:
你怎么了?好一些吗?是不是低血糖了?
吃早饭了吗?要不要下车寻求地铁工作人员帮助?
图中标注处为乘客晕倒前所站位置
晕倒后被其他乘客扶到了图中左一女乘客位子
该女乘客回忆
被搀扶到座位上后
在大概一两分钟的时间内
她感觉自己浑身冰冷、冷汗不停往外冒
手臂发麻
意识模糊
过了好一会儿
才有力气开口说话:
谢谢大家
我应该是低血糖了,我带了面包,不用下车
一边说一边指指自己的包
慢慢吃完一片白面包后
女乘客终于终于慢慢恢复
晕倒的女乘客正在吃面包
亲爱的虹粉们
你们一定很好奇小编为什么对当时的情况如此熟悉
因为
小编当时就在事发现场
准确地说
小编就是就是晕倒的女乘客
回想起昨天发生的一幕幕
小编忍不住要说:太可怕了!
2月20日当天
因着急要把一份资料在八点半之前送到江湾镇街道
小编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出门
没来得及吃早饭
只带了一片白面包就匆匆去赶地铁
在地铁上
小编并没有饥饿感
也就忘了吃面包
当小编感觉头晕目眩时
并未意识到是因为低血糖造成的
直到晕倒后再醒来
小编才想起来吃那片可爱的面包
小编到在江湾镇站下地铁时
依然是一身冷汗
随后,小编坐上了108路公交车
公交车上,恶心眩晕的感觉再次袭来
幸好只有3站路
终于在八点半之前把资料准时送到江湾镇街道
下班回家后
小编开始思考:为什么会突发低血糖晕倒呢?
就在晕倒的前一天晚上
小编跑了3公里后又步行了近3公里,
晚饭进食不多
早上起太早,没来得及吃早饭,
早高峰地铁车厢内乘客较多,比较闷热
等等都是造成发生低血糖晕倒的原因
幸好晕倒的地点是车厢内
幸好其他乘客及时伸出援手
如果是在上下楼梯的时候
或者在站台边上候车的时候发生低血糖呢?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低血糖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
因低血糖晕倒的案例不计其数,但很多市民对低血糖并不了解或者不重视。医生提醒,低血糖并不简单,甚至还能夺命,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突发低血糖需要应急处理。出现低血糖状况要第一时间给予高糖或者葡萄糖,及时处理。
提醒大家,为身体着想,早上一定要吃早餐,有“低血糖”症状的童鞋也可随身携带些巧克力或糖果以备不时之需。搭乘地铁时若有不适,要及时求助身边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
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称为低血糖,严重时,还会造成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
低血糖时,会出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意识混乱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惊厥、昏迷等症状。
糖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当血糖量持续性过低时,机体缺乏糖供给能量,许多身体机能会受到抑制,这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持续低血糖损害脑细胞。持续低血糖会造成大脑缺乏能量,脑细胞无法正常生存,头晕、昏迷等就是脑细胞损伤表现。如果长期持续低血糖,脑细胞可能会出现永久性伤害,这对大脑的伤害是无法估计的。
血糖低也会猝死!血糖过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同时引起血管收缩,加重无法正常运作的心脏的负担,从而引发心血管意外,甚至猝死。
在低血糖发作的同时,应立即进食任何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并注意休息。
如果患者出现昏迷,建议家人在患者唇齿间涂抹少量蜂蜜或蜜糖,并迅速送医。
如果身边朋友或亲人出现低血糖,会有如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呼之不应之症状时,应立即帮助他坐下或躺下,并给他吃巧克力、糖块等甜食,多数人会缓解。如果意识不清,就得在保持其呼吸顺畅的前提下,拨打急救电话。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食品引起血糖升高快慢不同,由快到慢依次为:葡萄糖>白糖水>蜂蜜>可乐>果汁>牛奶>冰淇淋>巧克力。
当病人发生低血糖时,首选那些能够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葡萄糖片、糖水、果汁、糖块等,这些食物都是单糖或双糖,吃进去后可很快被胃肠道吸收入血,迅速纠正低血糖症状;其次还可选择饼干、馒头等干粮。与前者相比,后者属于多糖,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才能变成单糖,方被人体吸收,纠正低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
低血糖预防更加重要。进食不规律、运动过量等都会造成低血糖。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定时定量进食,不能因为赶时间或者减肥而不吃饭。
生活要有规律,运动适量即可,运动过后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每年应进行一次体检,如果发现血糖过低,应注意饮食或药物调理,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食物或糖果,预防突发情况。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赞赏
长按
- 上一篇文章: 大暑至,热射病高发,防暑工作很重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