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晕倒了,我该怎么办
年6月29日晚上,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站台上,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突然晕倒,随后失去意识。尽管现场多名群众志愿者对他进行了人工吸和心肺复苏,地铁工作人员也呼叫了急救车,但他最终没有醒来。
金波在志愿者施救30分钟后送往医院,医院时,已没有生命体征,属于突发性心脏病猝死。猝死,一个似乎遥远却又随时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黑手,它不动时风平浪静,但是一旦出手,就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让一个鲜活的生命随风而逝。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生命如此脆弱,今后能否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猝死“夺命四连环”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似乎健康的人,在出乎预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死亡”。猝死在医学上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前者也称为心脏性猝死,是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占全部猝死的70%以上;后者是非心脏原因造成的,占全部猝死的30%以下。我国每年有54.4万人因心源性猝死死亡,居世界各国之首,相当于每天有人死于这个原因,是美国猝死人数的2倍,金波也是因此而失去了生命。
多种心脏疾病都可能造成心源性猝死,但是它并不会轻易发生,需要同时具备以下4点,猝死的魔爪才会开始行动:这4点分别是病理基础、诱发因素、临床症状和预后结局。
1、夺命第一环:病理基础
人类生命的延续依靠持续稳定的血液循环,而血液循环的动力则仰赖于持续的心脏搏动(心跳)。每次心脏搏动都是在一次次心电活动的主导下完成的。有些患者存在某些先天和后天的心脏结构缺陷,可谓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温床,切不可忽视。这些心脏结构缺陷包括:①冠脉斑块: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时,突发的严重供血障碍打乱了心脏代谢平衡,严重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触发恶性心律失常,这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占全部心源性猝死的90%以上。②心脏离子通道缺陷:离子通道结构异常可造成离子(钾、钠、钙等)进出心肌细胞异常,进而出现心电活动异常,同样可以促发恶性心律失常。③电解质严重紊乱:钾、钠、钙等电解质的分布和运动处在紊乱状态时会严重影响心电活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低血钾,极易促发心搏骤停。
2.夺命第二环:诱发因素
仅有病理基础并不足以造成猝死,猝死的发生还需要有诱发因素的协助。正如一把上了膛的手枪,不扣动扳机枪是不会响的,而诱因就是那个扣动扳机的手指。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运动、饱餐、寒冷、应激、自主神经紊乱、斑块相关因素(易损斑块、斑块负荷、炎症及动力学改变)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早发家族史及不运动)。
3.夺命第三环:临床症状
心搏骤停是最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一旦发生,患者当即丧失了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循环处在停止状态。此时患者最需要的就是急救人员实施的心肺复苏,包括基础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前者启动被动的血液循环,使患者的重要脏器得到供血,后者消除患者心脏的异位电活动,主导心脏搏动。这一切要求在发生心搏骤停的4分钟内开始实施,因为大多数情况下4分钟是大脑对完全缺氧的耐受极限。故复苏启动越晚,效果越差。心肺复苏是急救志愿者和医务人员为患者生存而进行的最后一搏。
4.夺命第四环:预后结局
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医院外发病,专业急救人员通常无法在4分钟内到达发病现场,而患者身边也很少有受过复苏培训的急救志愿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无法得到高质量心肺复苏,结局就是回天乏术,猝死发生,患者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挽救生命,需要做3件事在猝死的发生中,最难以控制的便是出现心搏骤停时是否能得到及时施救。心搏骤停需要在4分钟内进行抢救,如果等待医生或救援人员赶来,往往为时已晚。若此时周围的人懂得急救知识,现场或附近又有自动体外除颤器,才可能为生命赢得一线生机。在此小编整理了一份心源性猝死急救指南,大家可与身边人一起学习,利人利己。挽救生命,我们需要做3件事:
第1件事
判断:他呼吸和心跳停止了吗?耗时:不超过10秒。
判断方法:①有无反应:拍打患者肩膀、大声呼唤,观察其是否有反应。②有无呼吸:观察胸腹部有无起伏。如果患者无反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马上做第2件事。
第2件事
求助:打、找自动体外除颤设备(AED)。
此时需要向别人及时求助,安排两个人分别做这两件事:①打电话打通后,要精练准确地讲清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如果是陌生人,目测性别和大概的年龄即可;患者目前情况:有无呼吸、心跳;发病现场的详细地址。说完后,不要急着挂掉电话,等“调度员”问问题,并快速准确回答。②找AED:AED可谓急救心脏骤停的神器,使用好了,可以挽救生命。虽然北京目前只有机场有配备,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将在地铁线路人流密集的大换乘站、枢纽站建成50个急救服务站,均配备自动体外除颤设备。
第3件事
如果人手足够,在打电话、找AED的同时,可以有一人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让患者仰卧于坚硬表面上,按压两个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下半部。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另一手掌根重叠放于手背上,按压强度至少达到成人5~6厘米,婴儿4厘米,幼儿5厘米,让胸廓充分回弹;按压频率达到每分钟
~次;强度要够大,频率要够快才能真正有效挽救生命。
人工呼吸:将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上,稍用力向后压以将头后仰,另一只手在下巴骨头下方施加力量,将下巴抬起。捏紧患者鼻孔,口对口密闭吹气,直至患者胸廓向上抬起。之后使患者口部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
需要注意的是,心肺复苏应按“30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不间断持续进行。但由于人工呼吸涉及感染风险的接触、技术实施难度大,非专业急救人员与其花费太多时间在人工呼吸上,不如实施单纯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时,每两分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意识、反应、呼吸,如果无反应,则继续心肺复苏。
待AED就位后,开始除颤:①取下AED,赶到患者身边,打开开关;②敞开患者前胸,按照提示音连接电极片,直接贴在患者皮肤上,不要隔衣物;③AED开始自动分析心律,这时任何人不要接触患者;④如果AED建议电击,按下除颤按钮,这时任何人不要接触患者。
AED除颤后,会有语音提示是否继续心肺复苏,或者是升级电量进行第2、3次电击。需根据AED的语音提示操作。在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随意搬动可疑头、颈椎、脊柱损伤的患者,并且在没有AED的情况下,持续不间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来。如果不懂如何现场急救,可以在电话中询问调度
员或途中的急救人员。时间就是生命,当有人突发危险、生命危在旦夕,希望在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内有更多的人可以伸出援助之手。
来源:《糖尿病之友》年8月刊,本公司已获得该杂志的数字版授权。
?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上一篇文章: 奇葩幼儿晕厥抽搐nbsp老爸竟割脚
- 下一篇文章: 孩子考场晕倒怎么办需要这些应急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