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挑战晕厥心动过速

病史:男性患者,56岁,因不明原因晕厥,导致机动车辆事故而入院。包括超声心动图在内的常规检查都无明显异常。经患者同意,行遥测心电监护,下面的图片为监测结果。

图1心电监护结果

问题:该患者心动过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A.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传

B.  起搏器的影响

C.  逆向型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旁路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E.  室性心动过速

答案:D

答案是旁路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尤其是房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起始有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见图2,星号标志处)。提示心动过速的根源在心房,而不是心室。而且仔细观察可以发现P波为左下向电轴,即提示非窦性来源。1:1的房室传导比例也表明不像室性心动过速(VT)。

图2分析图

另外,心电图上QRS波形态上的变化(见图2,双箭头标志处)也基本可以排除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室内差传。随着心动过速发作,QRS波也跟着变化,特别是波形会整体变宽。这种现象与室内差传的假设不符,更像是融合波,所以心律表现为预激性心动过速。而且,QRS波的形态也不是左束支或右束支阻滞的典型表现,这点也与室内差传相左。

我们看图的右半部分,窦性心律,但PR间期较短,且出现δ波,在I导联和V2导联尤为明显(见图2,短箭头标志处)。

此外,预激性心动过速鉴别诊断如下所示:

1、逆向型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

2、旁路相关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3、旁路相关的房性心动过速(AT)

若为逆向型的AVRT,每一次心脏搏动都应呈预激状态,但图中的融合波也排除了这一点。基于P波电轴下偏的表现,也排除AVNRT。因此,这个心动过速是房性来源,通过旁路传导到心室。

最后的电生理检查也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结论,发现后间隔有可快速顺行传导的旁路,顺利消融后,房性心动过速也不能再次被引出。

本文来自丁香园心血管频道,系站友陈润泰编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丁香园心血管时间

每日发布心血管临床实用资讯。

获取更多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by/1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