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疾病,自检表并不可靠

  流言:

  医院公布“大病先兆自查表”,太有用了!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根据表格中的症状与疾病对应关系,就可以帮助人们自检发现疾病。

  真相:

  这张表格中的内容并非全无道理,但症状与疾病之间实际并不存在如此明确的对应关系,这些信息用于早期发现疾病的价值也很值得怀疑。

  自检表内容靠谱吗?

  其实,这个表格中提到的内容不少都是《诊断学》课本里会写到的疾病典型症状和体征,例如“食欲亢进,体重却减轻”确实是甲亢患者会出现的典型表现,口臭确实可以由牙周病或者胃病、肝病导致。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叙述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但是,这些叙述真正用于自我检查的价值却十分值得怀疑。这其中提到的症状表现大多不够特异,很难与疾病建立明确的对应关系。而且很多症状的表述也相当模糊,例如其中列举出了“头发容易脱落”,却没有说明怎样才算是“容易脱落”。此外,这里面的一些症状也是疾病进展到相当严重时才会出现的表现,如“指尖粗大提示肺部严重疾病”等,依靠它们来进行疾病早诊也没有多大意义。

  另外,临床上患者实际的表现也要比教科书上的“典型症状”复杂得多。例如心肌梗塞,虽然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但实际的症状也有可能表现为背部、下颌、手臂、腹部等部位的疼痛,甚至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医生,也会遇到很多单凭症状体征无法判断、甚至在充分检查之后都不能完全确定的情况,普通人通过查表来自检就更容易发生误判了。

  下面,我们就来对表中的几种说法进行详细分析。

  棕色尿液

  棕色的尿液确实可能与肝病有关,这种情况下改变尿色的是尿液中增加的胆红素。但同时,也有其他很多可能性需要考虑。有些时候,严重脱水也可能让尿液浓缩变成深色,肌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等情况也可以出现类似的颜色,这些情况单凭肉眼观察并不能完全区分。此外,一些食物和药物也可以导致尿液呈现深色。尿液颜色的异常确实能告诉我们一些疾病的线索,但真正确定诊断还要依靠后续的检查。

  头晕

  导致头晕症状的原因也非常多,常见的原因如高血压病,颈动脉狭窄,颈椎病,而年轻人发作性的眩晕还需要考虑美尼尔综合症等等。很多药物也有导致头晕的副作用。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来说,把头晕、眩晕、晕厥这些症状清楚地区分开也是不容易的,因此不应该自己根据这样的症状随便“下诊断”。

  反酸

  吃饭后总是出现反酸、腹胀或腹痛等症状,其实并不是提示积食,而常常是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另外也需要   心慌饥饿

  进食增多、容易饥饿确实是糖尿病的一种典型症状,然而依靠它来自检却不靠谱。常见的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是比较缓慢而隐匿的,很多人在发病之后并不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体重减少)症状,甚至自己完全没有感觉。如果等到出现明显的异常症状时,血糖情况可能就已经非常糟糕了。如果想要早期发现、及时控制糖尿病,还是定期检查血糖比较可靠。

  指甲变黄

  有一种病叫作“黄甲综合征”(YellowNailSyndrome),它的表现是指甲生长缓慢、变黄、增厚,同时伴有淋巴水肿和肺部病变,这可能就是自检表原文中所说的“淋巴系统出了毛病”的情况。但是,“黄甲综合征”的情况相当罕见,生活中造成指甲变黄更常见的原因其实是真菌感染、频繁使用指甲油等等,因此把指甲变黄变厚直接和“淋巴系统异常”划等号也是不行的。

  自检并非万能

     例如大众比较熟悉的乳腺自检,它是鼓励女性      与翻书查表进行“自检”相比,更好的方式是在医院检查就诊,并在此后在家进行自我监测。在弄清楚疾病情况之后,自己在家对体重、血压、血糖等相应数据进行监测,这对控制慢性病很有帮助。而诊断疾病这样的技术活,还是交给专业医生来做吧。

  结论:

  自检对发现疾病、诊断疾病的作用很有限,过分依赖“自检表”来判断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是不可取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by/1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