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科医生日记重视晕厥,谨慎用药
早晨交班时,夜班医生重点交代了昨日下午收治的1例患者,目前诊断“晕厥待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病,夜间反复发作晕厥”,嘱白班注意病情变化。
患者为男性7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主因“发作性晕厥4天,加重半天”入院。患者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晨起时出现头晕、头胀,继之出现黑曚,跌倒在地,家人呼之不应,持续10秒自行清醒后无不适症状,故未重视。当日下午再次发作2次,遂被家属送至我院急诊。
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又束支传导阻滞,头颅CT无异常,拟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收入病房。
住院期间给予拜阿司匹林、氨氯地平、卡托普利等治疗后晕厥未再复发,3天后出院。出院次日再发晕厥数次,每次持续数秒至10秒,拟诊“晕厥待查,快速性心律失常?TIA?”收入本科。
查体:脉搏70次/分,血压/90mmHg,余见未异常。入院心电图仍示“窦性心律,RBBB”;颈静脉彩超示“右颈内动脉血流缓慢,余未见异常”;心脏彩超示“轻度主动脉关闭不全,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
入院诊断仍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晕厥原因的可能性大,但快速性心律失常不能排除(因两次心电图未见窦性心动过缓、其他窦房传导阻滞及各型房室传到阻滞发生,故当时未考虑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可能)。经Holter检查显示当天夜间患者再次发作晕厥数次,听诊心肺及测量血压均无异常,鉴于患者当时只有恶心症状,给予东莨菪碱肌注后未再复发,夜间睡眠佳。
第二天,主任查房时追加病史得知患者晕厥发作时伴口唇发绀,家人呼之不应,发作前先有心悸,继之出现意识不清,综合考虑不能用TIA解释,而恶心室性心率失常所致心源性晕厥的可能性大;这是Holter结果回示:窦性心律,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时间最长达15秒,大于2秒的长间歇次。我们都大吃一惊,这么长的窦性停搏时间,真是庆幸没有发生心源性猝死。
当时最长间歇发生在夜间,患者无任何症状,可能是出于睡眠状态无自主意识,且夜间睡眠时全身组织及器官代谢氧耗量低,尤其是心脏和大脑组织,降低了长时间心搏骤停带来的风险。至此,患者晕厥的病因终于明确,遂行起搏治疗,术后5天未再发生晕厥,病情好转后出院。
(1)分析患者基础心电图正常,考虑出现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为:本身存在右束支病变,因可能存在的冠脉病变,由于某些诱因引起左束的冠脉分支供血不足,从而导致左束传导系统发生障碍,因此出现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室停搏;患者本次入院时,考虑可能有快速性心律失常,故入院后给予β受体阻滞药口服,而入院当晚于服药后晕厥发作频繁,提示使用β受体阻滞药抑制房室结传导,加重了患者房室传导障碍,导致晕厥反复发生’而夜间迷走神经活性增加,窦房结兴奋性降低及房室结不应期延长亦是原因之一。时候反思,对晕厥的患者,Holter结果出来前,应用β受体阻滞药谨慎。
(2)同时,我发现患者因发生晕厥第1次就诊时,急诊医生给予东莨菪碱肌注后改善,后未再发作;而此次入院当晚反复晕厥,夜班医生再次给予肌注东莨菪碱后症状改善,之后未再复发。可能是东莨菪碱有类似阿托品作用,通过抑制迷走神经活性,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增强,提升心率,缩短房室结不应期,改善房室结功能,控制了晕厥再次发生。
(3)本病例早期收入神经科,单纯考虑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住院中晕厥未再发作,导致治疗有效的假象;当第2次收入心内科时,由于假象的干扰,让接诊医生再次跌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陷阱;而常规心电图只有一个RBBB的表现带给我们另一个迷惑,让我们主观上认为不会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晕厥,故盲目加用了β受体阻滞药,从而加重病情,导致晕厥反复发作。
临床中遇到晕厥待查的患者,一定要密切观察,在诊断未明确时切忌谨慎用药,尤其是抗心律失常药。
白癜风特征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可致癌美国卫生局不要吃蟹黄一查这事
- 下一篇文章: 真相你家里常备的藿香正气类药物真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