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热到昏厥的兴化人,都需要这份防中暑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qsnbdf/

三伏天到来后,全国各地开启了“火炉”模式,多地出现40℃以上的高温。

也不用比南方热还是北方热了,看看下面这张图感受下。

高温天,室内也不太“安全”

空气不流通易中暑

空调温度低也会中暑

  空调为我们带来凉爽,但长时间待在温度低于26℃的房间,会降低人体对高温的耐受程度,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更容易中暑。

  突然走出空调房,并长时间待在高温的户外环境,可能会出现发热、胸闷、腹胀、口渴、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

  从炎热的户外回到屋里,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会出现怕冷、发热、腹痛吐泻、无汗、胸闷、舌苔白腻等症状,这也是一种中暑表现,中医称为“阴暑”。

中暑最易盯上7类人

  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中暑,这个夏天要当心了。

1

喝水少的人

2

出汗太少的人

3

腹泻的人

  腹泻会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过多缺水,进而引起中暑。

4

睡眠不足的人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功能,不利于散热。

5

体型肥胖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6

剧烈运动的人

7

好胜心强的人

治中暑,对症找“解药”

  大热天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就要当心是中暑。通过症状,可判断中暑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救治措施。

先兆中暑

轻度中暑

重度中暑

  首先,将中暑者移到荫凉处,脱掉外衣;然后向其全身洒水,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打开空调或用电风扇降温,身体若被吹干,要继续喷水,反复进行,尽量将体温降至38.5℃以下。

  如果中暑者没有昏迷,可适当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呕吐现象,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补上这些防暑“安全漏洞”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补上下面这些“安全漏洞”,都有助于防暑。

1

保持室内通风

  不通风、室内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室内中暑”。因此,室内要注意通风降温,并适当使用电风扇或扇子;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以免出门时难以适应。

2

喝水不可“牛饮”

  天热口渴会让人不由得大口灌水喝,但这样会使水分在体内短时间积累,不利于吸收,导致中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少量多次补水。千万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毫升)。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个小时再继续补充。

感觉很热时,不要喝冰水,否则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血管收缩,因此喝温水较好。

除了适量喝水,还要补充电解质,比如淡盐水。如果想喝功能性饮料,建议看看配料表,选择含糖量较少的。

3

外出别长时间戴帽子

  夏季戴帽子容易出汗,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湿度提高,引发中暑。建议不定时摘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4

出汗时别立即冲凉

  剧烈运动后或大汗淋漓时,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或者直接躲进空调温度开得特别低的室内,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

  正确做法是,先休息15~30分钟,等体温恢复、汗液干透或微微出汗时再洗澡。

5

雨后黄昏别着急出门

  不要以为只有白天高温才会中暑,即便凉爽的黄昏时分,如果湿度高,同样存在中暑风险,尤其是刚下过一场雨后。此时,建议少在户外活动。

  最后想提醒大家,别为了省电费不舍得开电扇和空调,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售楼中心:昭阳湖中学南侧(文峰路号)

品鉴—83158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d/12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