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白鹿原原著才知道冷秋月的悲剧,是
在冬至到来,正式进入寒冬的一天夜里,冷秋月在炕上离去了。这时候的冷秋月已瘦得似一具骷髅。
左邻右舍的女人们,都来帮着给离开的冷秋月换穿寿衣。在换衣服的时候,闻到一股臭味,才发现冷秋月的下身血水流出,糜烂不堪。
白鹿是镇上有名的中药师冷先生的大女儿,知书达礼、模样端庄的冷秋月,就这样留有遗憾地去了。
曾经被众人羡慕的一段婚姻,却成了埋葬她的坟墓,让她在里面香消玉损。
1,鹿兆鹏和冷秋月的婚事,是三个巴掌的结果。
冷秋月遵从父亲冷先生的安排,被订给鹿兆鹏为妻。为此,她读书识字、织布配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能够配得上鹿兆鹏。鹿兆鹏从小就表现得聪明伶俐,道德品行更是强过一般人。
在双方家长的安排下,鹿兆鹏终于和冷秋月完婚,冷秋月满心期待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却不知道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鹿兆鹏婚后只在家住了三四天,就到城里去了,而且,整整一年也没有回来过。
刚开始,冷秋月对这一切还毫无察觉,以为鹿兆鹏真的是在忙事业。因为,她不知道她能和鹿兆鹏完婚,是鹿子霖三个巴掌的结果。
第一个巴掌是鹿子霖到城里打的,那时候,她还没有上门,当然一无所知。第二个巴掌是鹿子霖在自家的牛圈里打的,鹿兆鹏在新婚之夜躲到牛圈里睡觉,被鹿子霖一巴掌打回房间,冷秋月当时正处于对新婚之夜的慌乱和羞涩中,无暇顾及鹿兆鹏进来时的脸色。第三个巴掌,她虽然看见了,却以为是鹿兆鹏因为不愿意拜祭祠堂而被鹿子霖打,根本没有想过和自己有关。
但是,面对着婚后一直没有回来过的鹿兆鹏,冷秋月还是慢慢意识到了不对劲。对这些想法,她却苦于无人倾诉。偶尔回趟娘家,还没来得及和父亲说些知心话,就被训诫:“兆鹏是有出息的人,你只需要在家把公婆侍奉好,管好自己,其他就不要多想。”听完这些话,她只能把想说的话压在心里,默默地回到鹿家。
冷先生其实对鹿兆鹏和冷秋月的真实情况是不知情的,他被鹿子霖用合理的理由欺骗了。
鹿子霖面对儿子鹿兆鹏不回家的情况,心里是很郁闷的。他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换着别人家的女儿,鹿兆鹏实在不愿意,一封休书就结束了。可是,因为是冷先生的女儿,却万万不能这么做。
冷先生是白鹿原有名的中医师,德高望重,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对他尊敬有加。如果鹿家把冷秋月休了,遭受众人辱骂的只能是鹿家。为此,他隔三差五地去冷先生医馆,陪冷先森聊天解闷,并有意无意谈起鹿兆鹏在城里很有出息,就是忙得不能回家。就这样,冷先生完全没有怀疑过鹿兆鹏不回家的真实原因。
2,从期盼到失望,最后妥协到只要一个孩子,冷秋月的痛苦有谁知。
冷秋月在漫长的等待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她以为过年鹿兆鹏会回来,毕竟,再忙也不会连过年都不回家呀?
可是,鹿兆鹏依然没有回来,这让她产生了失望并且怀疑,强颜欢笑地接待着过年家中来访的亲戚。
鹿子霖看出了冷秋月的心思,故意去了一趟县城,回来后就宣布:“兆鹏到上海去了,真是个大忙人,过年也不得休息。”这样的说法,让冷秋月的失望和怀疑一扫而空,更加相信自己的丈夫是干大事的人,更相信他确实是因为忙才不能回家,她等待着兆鹏衣锦还乡的一天。
这样的念想在鹿兆鹏回白鹿镇当学校校长时破灭了。鹿兆鹏宁愿在学校住冰冷潮湿的房子,也不愿意回家住一晚。冷秋月彻底明白了,鹿兆鹏不是因为忙不回来,而是不想回来和她在一起。
她想起新婚之夜,和鹿兆鹏在一起时的情景,那是她和鹿兆鹏仅有的一回那种事。当时,她没有任何感觉,既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现在,她却越来越渴望和鹿兆鹏做那样的事,渴望能像鹿兆鹏那次一样地颤抖。她羡慕起公公婆婆,觉得他们一定经常做那样的事。甚至羡慕起田小娥,因为她也有黑娃的疼爱。不像自己,没有人陪。
冷秋月的这些痛苦,找不到合适的人吐露,只能压抑在心里,即使是爱她的父亲,也遵从封建社会的思想:女人要从一而终。所以,她没有想过也不敢想,要离开鹿兆鹏,去追求自己的新生活,她把一切的希望寄托到鹿兆鹏的身上,从而注定了自己一生只能以悲剧收场。
在鹿兆鹏被田福贤抓后,冷先生倾尽家产,努力把他救出来,并让白鹿书院老师朱先生给他带话:给冷秋月留个孩子,那样,她才能在鹿家活下去。鹿兆鹏听到此话后,居然说:“如果那样,还不如不救我,让我自生自灭好了。”
鹿兆鹏一直认为自己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所以他以不回家来反抗这场包办的婚姻。他有能力确实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他没有考虑过冷秋月,冷秋月从小接受的是四书五经的教诲,接受的是好女不嫁二夫的传统思想,她不懂也不能理解鹿兆鹏想要的自由恋爱。所以,她没有选择,只能待在那个家,等着丈夫的回归。
在那种情况下,鹿兆鹏真的应该给冷秋月一个孩子,给她一点生命寄托,如果是那样,冷秋月的命运就会被改写了。只是,鹿兆鹏残忍地连这样一点小小的要求也不愿意满足她,才会让她在绝望中发疯。
3,鹿子霖和冷先生的一番操作,让冷秋月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在一天午后,平常很少在外面露脸的冷秋月,从鹿家跑出来,嘴里喃喃自语:“我爸跟我好,你们不要给我妈说,鹿兆鹏不愿意上的床,他爸可是巴不得上呀。”众人听到这样的事,都感到不能相信,却没有人上前阻止冷秋月的胡言乱语。最后,在白孝武的帮助中,鹿子霖才把冷秋月带回了家。
冷先生知道发生的事后,连忙来鹿家看望女儿,听到屋里传来冷秋月的声音:“我有丈夫跟没有丈夫一样守活寡,没有丈夫守寡还能落个贞节牌坊,我有丈夫守寡到底是图什么?你鹿兆鹏看不上我,你爸却喜欢我。”听到女儿的这些话,冷先生对鹿子霖说:“你随我去拿药。”门都没进,就离开了。
冷秋月的喊声,把鹿子霖带回半年前的一天晚上。那天,夜已经很深了,鹿子霖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在进门时被绊了一下,摔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他以为和平常一样,是老婆开的门,没有想到今晚却是儿媳冷秋月开的门。
他叫嚷到:“看见我跌倒了,你还不扶我起来,你存心的呀?”“爸,是我。”冷秋月回答道。鹿子霖已经醉到分不清是谁的声音,只是下意识地说道:“我知道是你,都一样。”在冷秋月扶鹿子霖回房的路上,鹿子霖用右臂把她抱住,嘴巴在她脸上乱拱,另一只手在她胸部上揉捏。
面对着鹿子霖的举动,冷秋月浑身发热双腿发抖,一度陷入恍惚晕厥的地步。在沉醉一下后,本能的反应让她恢复了理智,她挣脱出来,把鹿子霖安顿到炕上后,就急忙离开。
在接下来的晚上,冷秋月时不时地会回忆起那天的情景,鹿子霖用大手摸她的胸部,用嘴亲她的脸,那些感觉让她既害羞,又感到渴望,她希望能再来一次。
终于,在婆婆又一次去庙里烧香时,冷秋月做出了让自己陷入尴尬的事,也间接加速了她变疯。
婆婆离开后,家里就只有鹿子霖和冷秋月两个人,冷秋月在吃饭时,不停地劝鹿子霖喝酒,想让他喝醉,然后做那天晚上的事。
儿媳的这些举动,对于半辈子在女人堆里混的鹿子霖怎么可能看不明白。他不动声色地应和着,趁冷秋月回房抹粉的时候,将一把麦草放到一盘炒绿豆芽下面,并让冷秋月吃。
冷秋月把绿豆芽放在嘴里就呕吐起来,原来吃的是麦草,麦草和绿豆芽在月光下,颜色完全一样。鹿子霖在这时把筷子和碗用力一放,严肃地对冷秋月说:“你是吃草的畜生,学规矩点。”然后,就走了。
冷秋月在惊吓中清醒过来,看到房里的绳子,本来想将绳子挂到门框上,一了百了,最后,不知道是缺乏勇气还是其他原因,她把绳子放到了炕下面。
这件事以后,冷秋月就不言不语,做完事就一个人发愣。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四个月后,冷秋月发疯了,开始了胡言乱语,说一些她和公公鹿子霖的混账话。
冷先生开了几副药给女儿吃后,也不见好,最后,他不动声色地给了鹿子霖一包药。这副药喝下去后,冷秋月变哑了,只看见嘴巴在动,却发不了声。
变哑后的冷秋月什么事也不干了,几天不吃一口饭,只是爬到水缸前面舀冷水喝。人也越来越瘦,最后惨死在了炕上。
年轻的冷秋月就这样离开了,她的一生短暂而不幸。造成这样的原因,除了她自身性格上的原因外,鹿兆鹏、鹿子霖和冷先生都要负一定的责任。
冷秋月如果能坚强一点,在面对鹿兆鹏的不爱后,及时要求鹿兆鹏休了她,或者主动要求离开,也不至于年纪轻轻的,就失去了生命。
鹿兆鹏如果在追求自由恋爱时,考虑一下冷秋月的感受,不要被愚孝绑架,也不会让冷秋月最后绝望,失去了继续生活的动力。
鹿子霖在对儿媳冷秋月犯下错误后,被面子思想捆绑,没有正确的安慰和引导冷秋月,反倒是进一步侮辱她,以此来遮掩自己的错误。这样做,不但逼疯了冷秋月,也让她失去了生命。
冷先生不是一直给冷秋月灌输“女子从一而终是家风”,而是认真考虑冷秋月的处境,积极地帮助女儿脱离苦海,那么,冷秋月也不至于感觉孤苦无依,从而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
冷秋月的悲剧,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在那个年代,太多的女人都过得身不由已,她们是那个年代的牺牲品,却无能为力。庆幸,那样的年代终于过去了。
- 上一篇文章: 当年在高考现场下跪,恳求再给一次机会的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