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邻心血管访谈杨晓云血管迷走性晕厥

医院订阅哦!亦邻网独家采访

以“弥合裂痕,应对挑战”为主题的第26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已经圆满结束。会议期间,亦医院的杨晓云医师进行专访,访谈重点是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治新进展。

访谈速递血管迷走性晕厥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年轻女性,因其就诊流程较为复杂,临床上并不重视。在美国,因晕厥而来的就诊患者会拜访多个学科的医生,例如心内科、神经内科、急诊科等,人均需要拜访3.5个医生,住院时间为5.5天,花费美元。每年因血管迷走性晕厥造成的医疗费用高达亿美元。晕厥不同于昏迷等定义,年ESC指南及年中国心血管病专家中对晕厥做了重新定义:晕厥是短暂发生的意识丧失,患者可自主恢复。晕厥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晕厥、代谢性疾病造成的晕厥等。最主要的病因是反射性晕厥,以血管迷走性晕厥最为常见。目前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金标准是倾斜试验,通过这一检查可使50%~70%的病人得到确诊。倾斜试验在国外应用于临床已有30年的时间,但在国内因检查仪器受限并没有得到普及。医院的倾斜试验检查仪器是用放射床进行改制而成的,改制的放射床由于不够规范,假如病人检查时发生晕厥,特别是发生心脏停搏时,会丧失最佳的抢救时机。现在倾斜试验的专用检查床已实现国产化,可在10~15秒内实现由倾斜到直立转换,并可实时监测血压,这一仪器的国产化可使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推广;抢救药品及除颤仪也需配备齐全,以备检查过程中病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得到迅速救治;医务人员的配置方面需要有丰富临床心内科医生与护士联合在这一试验中进行检查才能完成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也相当复杂,目前主要是采取综合治疗,去除病因、体位训练、补充盐水等。药物治疗多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迷走神经抑制剂和腺苷抑制剂等,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还有待大量临床实验数据证实;对于心源性晕厥时表现为心脏停搏的病人,建议安装起搏器进行治疗;在射频消融治疗方面,国内外有一些新的观念。对于涉及房颤的左肺上静脉等迷走神经传出通道进行消融,以达到治疗效果。也可通过对窦房结、房室结的迷走神经去神经化达到治疗效果。专家简介杨晓云

主任医师,现担任武汉医学会心电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无创心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以及武汉培训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方面的研究,擅长各种心律失常、起搏器程控、不明原因晕厥及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主持与参与了多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武汉市攻关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参编著作数部。

更多精彩请登陆亦邻网







































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l/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