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与应对措施
抗高血压药在医治高血压的同时,也能够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可对人体各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了解不良反应产生缘由及规律,采取适当的措施,能保证抗高血压药的安全使用。本文列出了降压药物引发的常见不良反应,并针对不良反应提出了应对措施。
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
药物种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CCB)等。
应对措施
1.为减少胃肠道反应的出现,大部分降压药物宜在饭后用温水吞服,这样可以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
2.若患者出现如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可进食平淡易消化的饮食,通过公道调剂饮食来改良症状,并适当多饮水以补充水份;
3.若症状严重或延续不减缓,应立即停用该药,并就诊随访。
2、心血管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1.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自测脉搏视察心律、心率变化,如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或是持续性心动过缓(心跳低于50次/分钟)、过速等心律失常要及时停药就诊;※应对措施:
2.禁喝咖啡、浓茶或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可减少或避免引发患者不适的引发因素。
3、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1.症状较轻者,可用温水润喉或漱口来减缓症状;
2.若症状较重或延续不减缓,已影响日常生活如工作、睡眠等,建议医院随访,在医生指点下使用加湿器、雾化器或服用止咳剂、润喉剂来改良症状;
3.若服药后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对症处理;
4.如果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咳嗽十分频繁,并能排除其他病因,可在医生指点下换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5.常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4、电解质紊乱不良反应
症状表现:低钾、低钠、高糖血症、高尿酸血症、胆固醇增高等。
药物种别:利尿剂等。
应对措施
1.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和肾功能,若出现轻度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低血钠,可通过平常饮食中补充含钾(橙汁等)、含钠(海鱼等)丰富的食品以纠正之;
2.如高血钾则应立即停药,在医生指点下使用降钾药物;
3.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点下使用该类药物,并密切监测血糖;
4.高尿酸患者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使用该类药物。
5、降压药物引发的首剂反应
症状表现:“首剂反应”为第1次用药后30~90min出现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眩晕、晕厥、心悸等反应,在直立位、低盐饮食、饥饿时更容易产生。
药物种别:α1受体阻滞剂(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
应对措施
1.首次用药或增加用药剂量时,在睡前服用可减轻或避免首剂反应;
2.避免长时间站立,特别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
3.改变姿式,特别是从卧、座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
4.服药时间可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
5.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
6.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时应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增进下肢血液回流。
6、降压药物引发的过敏反应
症状表现:皮疹、瘙痒、脸部潮红等症状。
药物种别:血管扩大剂(如:肼苯哒嗪、硝普钠)、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注:经常使用高血压药物均有可能引发轻度过敏反应,而重度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较为少见。
应对措施
1.若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脸部潮红等,应首先进行心理疏导,采取一些放松疗法来分散其对不适感的注意力,如听音乐、看报纸、漫步等,必要时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改良过敏症状。
2.若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等,应立即停用该类药物,并马上就诊进行急救处理。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长时间大剂量服用较易产生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普及患者对不良反应应对措施的了解,可以规避药物不良反应、增强疗效,从而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提高患者服药的允从性,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来源:上海药讯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 上一篇文章: 佛冈家长注意啦又有儿童被锁车内晕厥事件
- 下一篇文章: 34岁天涯副主编地铁站晕倒猝死,再次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