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有的老年人清晨起来突然晕倒在地,不省人事;有的老年人于坐位、蹲位而突然直立时晕倒在地,血压下降,脉搏急速和意识丧失。此外,长时间站立之后也会出现上述现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些情况都是突然起立造成的体位性低血压所致。

突然起立时,血液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身分布,而使胸部一时性供血不足,发生脑缺血和缺氧的体位性低血压。一般患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服用某些镇静药物后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国外有资料显示,医院中,约1/10的病人有体位性低血压,并认为这是脑血管病的征兆。由于多数老年人伴有脑血管功能失调,因此当体位改变时容易发生低血压。

为了防止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可采取下述预防措施:

1

睡眠时,垫高枕头或让床头抬高,使床头与地面形成20度角

2

起床时应慢慢起身,逐渐改善对压力感受的反射能力,使站立时足以维持正常的血压

3

由卧位、坐位变为站立位时,速度不宜过快,最好在站立和开始走动前,先有2分钟的体位适应,然后再起步,这样比较安全,同时每天反复做几次从卧位慢慢站起的动作,若能坚持锻炼,定能收效

4

起立时注意自我感觉,如有发作的先兆,应重新坐下并将头低下,即可制止发作

5

需长久站立时,应紧束腹带,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脑缺血的发生

6

每天摄入适量食盐,预防血清钠过低

7

尽量少用或不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降压药

8

大量出汗、腹泻、感冒、饮酒等都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应注意避免,清晨起床时须格外小心

来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z/1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