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独居教授倒在家中没有子女,不想去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29412.html

一波接一波的高温笼罩着杭州。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显示,7月26日-29日,杭州最高气温可达39-40℃。当大多数人开起空调,把闷热的暑气隔绝在室外的时候,77岁的李睿(化名)仍在没有电扇、没开空调的家中忙活。

他不知道自己已经中暑,而力气的流失是迅速的,李睿发现自己瘫倒在地上没法爬起来,尽管离门只有三五米,他却怎么也过不去。而高烧的大脑一片混沌,他只能对门外邻居焦灼的呼喊声作出几个音节的应答,却忘记进行呼救。中暑倒地那天是7月13日,至今,医院治疗。

医院急救后的诊断单。

接连两次摔倒

他不知道自己已中暑

没有装修过的毛坯房,90平米不到的空间被分割成卧室、厨房、客厅和书房。水泥地上的竹篮里斜放着山药、番薯和玉米,柜子上的塑料袋里还剩一个白面馒头。四五个脸盆凌乱地摆在角落里,一旁的杆子上挂满了看不出颜色的毛巾。

不开空调,没有电扇,感觉热的时候摇摇扇子,用塑料盆接上满满当当的凉水,把毛巾打湿擦一遍身子,这是李睿十几年来度过夏天的方式。

这位77岁的老教授记得自己是在7月13日中暑的,当天杭州的最高气温是40.3℃,“日头很大”。早上7点多,他在家里吃了一碗红豆、绿豆、芸豆、番茄、南瓜等煮在一起的米粥,拌了两勺黑芝麻糊粉。和很多老人一样,他很注重早餐的营养。

李睿随后步行前往小区附近的超市买菜,他打算买点胡萝卜、番茄、黄瓜这类可以生吃的蔬菜,“夏天做饭也不方便”,顺便在小区附近的小店里买袋馒头,这是他午晚饭的主食。返程途中,他突然摔倒在路边,被好心人送到派出所后,由社区工作人员接回家中。

“年纪大了,摔倒什么很正常的”,李睿告诉小时新闻记者,他当时以为自己只是偶然摔了一跤,因此回家后并没有采取处理措施,仍然在闷热的厨房里热了热剩菜,用电磁炉蒸了一个馒头做午饭。然后拿着水杯,到书房里进行每天雷打不动的阅读,“专注起来就对温度不敏感了,也不知道自己当时已经中暑了。”没有家人在身边,老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了解。

变故发生在晚上7点10分左右,李睿的邻居,也是他曾任教的人文学院离退休老师联络员韦雪晶上门给李睿送小电扇,然而敲了半个小时也没人开门。“听到里面有‘嗯’‘好的’在回应我,但一直没别的动静”,韦雪晶赶忙打电话给社区工作人员,破门后发现李睿倒在厨房地面上,尽管还有意识,但四肢已经无法动弹了。

经诊断,老人是热射病导致的晕厥,并引发了肺部感染的并发症。

目前,李睿仍在住院治疗,社区为他找了一位护工进行照护。7月21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电话联系老人时,他的声音听起来还有些虚弱,“挂了九天盐水,现在感觉还好,就是躺的时间太久了,这次算是死里逃生了”。

77岁的李睿因热射病晕倒在家中,被送上救护车时已经意识不清。

独居生活简单

空调成了摆设

退休前,李睿在杭州某高校任教。年,李睿曾买过一台一千多块的海尔空调,但用了一年左右就坏了。“我怕麻烦不愿意修,你说好的牌子都这样,还是不用这些电器算了。”空调从此成了房间里的摆设。尽管社区工作人员在走访时多次提醒他注意避暑,身体第一,他还是对电器怀有不信任感。

和大多数老人一样,李睿退休后的生活轨迹非常简单。每天早上7点起,步行十几分钟去附近的超市买菜或背着双肩包坐公交去杭州图书馆借书,“有时候背着十几本书回来。”在等公交的时间里,他就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下一些所思所想,“别人看我都莫名其妙,怎么还带个本子。”

李睿每天坚持十个小时的读书写作,一年四季都是如此。他觉得“人老了时间太有限,要多读多写”,在使用智能手机上却“嫌麻烦”。因为老是忘记充电,所以他既没有电话,也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z/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