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者最严重意外的应对与互助1
一个人生活最严重的问题无非是健康出了问题,孤苦伶仃的“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在健康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出血”、“休克”以及“晕厥”与“昏迷”了。
假如您不是医药卫生系统的成员,也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急救生存培训,却不得不毫无准备的独自在城市里漂泊。那么下文希望用简洁的方式告诉您怎样应对这种生活中最严重的“意外”。
出血的应对与处理
出血分外部出血与内部出血。内部出血无法轻易判断,需要专业医护人员。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外部出血的应对与处理方式。
判断出血量、出血类型和危急程度
发生出血情况,首先要镇定。一个常识是人体血量大概有4-5升,可以装满一个普通脸盆。假如出血量达到2升以上(大约半脸盆),人体就会出现严重休克甚至死亡,是极为危急的情况。失血量达到1升(约一碗半碗面的量)会发生轻度休克,意味着孤身者可能临时丧失自救能力。
一旦因各种原因发现出血不止的情况,需要首先对危急程度有所预判方可作出关键时刻最正确的处理。
其次,判断出血类型。外部出血按源头分分成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三种。一般来说毛细血管出血较易处理(贴创口贴嘛、大家都会的噢~),不易造成危险。会发生危险的主要指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具体概念就不展开了。这里讲一下出血时的外观差异与危险程度。首先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要危险,需要第一时间处理。二者的区别是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出血量大且出血时频率高易突然出血增多;静脉出血颜色暗红或紫黑,出血频率稳定,相对出血量较小。
四种控制外出血的方法
抬高肢体法:抬高受伤部位,使创伤部位高于心脏,便于血液回流心脏、降低伤口血压进而减缓出血。这是最常用、便捷的止血方法,比如小腿出血,可以采取躺卧位、架高小腿等。注意:蛇等毒物咬伤处理后的外出血不可采用此法,否则有生命危险。
直接按压法:大出血时最及时、有效的止血方法。坚持长时间有力按压伤口,直至伤口不再流血。但是,若按压时间超过半小时,出血仍未得到控制,当改用纱布等将伤口压紧包扎,并用鞋带等随身条状物紧紧绑住伤口(注意不能阻碍身体其他部分血液流动)。绑完后如仍有渗血也不要轻易将纱布取下,继续按压等待救援。
按压点法:通常选用距离伤口较近的主动脉表层皮肤处,或者人体骨骼突起处直接流经的主动脉,用手指大力按压,直到伤口处被绷带包扎好。注意,动脉出血需采用伤口靠近心脏一侧体表动脉按压,常选择的可按压位置有手腕、脚踝、脖颈、太阳穴、下颚侧面、上锁骨、臂弯、腹股沟中间等关节附近位置。尤其注意,脖颈处按压要注意按压力度和持续时间,此处过度按压可能引起昏厥或死亡。
止血带法:此法是最后考虑的止血方法,当上述方法无效时采用。有一定危险性,如控制不好止血带捆绑时间和力度可能引起坏疽、肢体坏死、伤口周围神经不可逆损害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用带状物压迫捆绑伤口近心端,以减少流往伤口处的血量。注意,定时(如每隔半小时)拉松止血带,以缓和伤口位置肢体的血液流通。此法,伤者通常很难独自完成。
休克的预防与处理
与出血相伴随的往往是休克,失血过多或受伤过重时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造成。简单来说就是只能躺着没法动了,此时如果是孤身状态或失血仍在继续将会非常危险。所以,失血时注意预防休克及休克时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休克与晕厥及昏迷的区别。准确的概念性差别不再细述,这里主要讲实际应用中的初步区分,以便应急。总体来说晕倒(倒在地上不会动了)分两种:一种是休克,通常休克初期大脑清醒有意识就是倒下不会动了,主要是全身器官缺血引起;另一种是晕厥和昏迷,这种常由脑损伤或中毒引起,除了倒下不会动、人还是大脑不清醒失去意识的状态,晕厥是短暂失去意识、昏迷是长时间失去意识。那么,普通人为什么要了解这种区分?主要是帮助伤者的时候方便判断和救急。
休克的预防与应急救助
通用的自救或救人原则,主要要点是4点:血液回心回脑、呼吸顺畅、保持体温、增加体循环血量及人体能量。
以自救为例,假如刚才自己发生了大出血,且处于孤身一人状态。我们首先进行了止血自救,接着打了及,但轻微出血还在持续、人感到很虚弱,随时可能休克。此时从休克预防与救助4原则出发,我们可以做的是:
喝水以补充循环血量,最好是糖水或淡盐水。(注意:腹部损伤或处于休克、晕厥状态不可喂食)
保暖(保持体温)。秋冬加盖衣物被褥等保暖物品,搭建临时避身所,生火或使用汤婆子、热饮等取暖;夏日则需要注意避暑遮荫。
增加回心血量。躺下,将下肢抬高15-20cm。
保持呼吸畅通。采用侧卧位,面部朝下,避免休克或昏迷后的呕吐造成呼吸不畅。
好了,那么以上这些简单的应急处理方式,您都会了吗?
在后续的文章里,我会继续就这一话题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如果您是孤身生活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里,又或者对应急救护与生存话题感兴趣,那么欢迎您
- 上一篇文章: 冠心病心肌缺血早期表现澎湃在线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