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数年,病根却在心脏武汉专家为8
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官笑涵
从4岁起“癫痫”发作,女孩服用药物效果不佳,医院专家“揪”出病根,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遗传性心脏疾病,7月31日,患儿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这一“救命神器”将24小时守护她的心跳。
张勇为患儿手术(资料图)
女孩多次晕厥,病根却在心脏
女孩晶晶(化名)家住孝感应城,即将满8岁。4岁那年起,她出现了多次晕厥,医院检查时,她被医生发现脑电图异常而被拟诊断为癫痫。然而,抗癫痫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孩子断断续续又发病了好几次。几年来,父母带着医院,虽一直在服药,但收效甚微。
去年,晶晶一家来到医院就诊。在多学科专家会诊时,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勇在动态心电图中发现异常。晶晶的心跳有多形性的室性早搏信号,多集中在心率较快的时段,和身体活动紧密相关。他判断,晶晶患的未必是普通癫痫,结合孩子以往的发病情况,他建议尽早做一个基因检测。
这个消息让父母难以接受,他们带着医院检查,结果印证了张勇的猜测,晶晶患上了因CASQ2基因突变导致的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2型,这种罕见的遗传病会引发心源性晕厥,症状类似于“癫痫”。
装上“救命神器”守护心跳
带着诊断结果,一家人又回到医院心血管内科。张勇表示,尽管现有手段无法从根本上治愈、逆转基因突变,但在体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有效手段。若孩子出现恶性快速型心律失常,这个“救命神器”可以及时除颤,避免晕厥(阿斯综合征)发作,若孩子心率过低,它也能发挥起搏作用。在ICD的保护下配合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晶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概率,预防严重后果。
7月31日,手术正式开始。张勇克服了孩子血管细、皮下脂肪少、除颤器电池较大等难题,顺利将电极送入晶晶的心腔,固定在室间隔。同时预留了足够的线圈,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ICD是心脏起搏器中的一种,在关键时刻快速识别危机并放电,维持心脏正常跳动。预防心源性猝死。”张勇介绍,近年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已成功为40余名严重心律失常的患儿植入心内膜心脏起搏器,其中年龄最小的患儿仅2个月大。
不明原因晕厥需留意心脏问题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患病的孩子往往从幼年发病,表现出心源性晕厥的症状,多发作于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严重者有猝死的风险。”张勇介绍,由于该病发病时会影响到脑部供血,患儿往往会出现晕厥、抽搐,极易被误诊为癫痫。
他提醒家长,若孩子出现疑似癫痫的症状,要注意排查心源性疾病。一旦确诊,需及时到心血管内科专科就诊,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
(图片由通讯员张祖国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
- 上一篇文章: 李晟医生遗体告别仪式,公开现场送别图太催
- 下一篇文章: 猝死来临前的6个信号,关键时刻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