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
洗澡是一种日常的清洁行为,对人体有非常大的好处,不仅可以去除身上的污垢,还可以缓解白天生活和工作带来的疲劳和压力。
洗澡可以滋润肌肤,给肌肤进行补水,另外在洗澡的时候,对身体背部和腿部进行清洁按摩,有利于舒缓经络,使身体放松。
不过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错误的洗澡会消耗阳气、加重湿气,那么到底哪个时间段洗澡好呢?不妨来了解一下。
俗话说:“早上洗澡灭阳气,晚上洗澡生湿气”,什么时间洗澡最好
什么是阳气?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
“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什么是湿气?
所谓“湿”既是一个致病的因素,也是一个病理的产物,中医说的“湿”分为两种,起源分两种。
一种是感受,自然的外邪,比如风寒、暑湿、燥火,寒和湿加在一起侵进人体,湿和热加在一起侵进人体,暑和湿,或者单独的湿邪,都可以引起人的疾病。
另一种,脾、肺、肾气血不足,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比如脾主水液代谢,这时水液不能代谢出去,停在体内,是一个病理产物,同时,停留在体内的水湿又成了致病的因素,因此就产生了内湿,这就是湿透的因由。
早上洗澡灭阳气?
早上刚刚醒来,机体护卫的阳气不能有效抵御于外,毛孔呈现开泄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用冷水进行洗澡,有可能影响到肌表的阳气,导致寒邪从肌表入侵。
如果洗热水澡,洗澡后又没有注意保暖,毛孔开泄,风邪趁虚而入,也有可能导致机体产生毛孔开泄失调的情况,进而怕风、怕冷等肌表不固、卫阳不足埋下伏笔。
晚上洗澡生湿气?
晚上洗澡后,很多人都不能将头发及时吹干,湿漉漉的头发在头皮上一整夜,湿气就会通过头皮和皮肤进入体内,大脑是人体最高级的器官,一定要保护好它,晚上洗澡要注意水温,洗完后及时吹干头发,防止湿寒入侵。
什么时间洗澡最好?
洗澡没有固定的时间,但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最佳时间。洗澡最佳的时间,一般晚上睡觉前2小时内洗澡比较好,可以助睡眠。
早上需要适当运动后再洗澡,可保证一天精力充沛,因为这时洗澡可以使全身肌肉放松,血管扩张,消除疲劳。
早上的时候洗澡,建议先适当运动后再洗澡,可以使全身的脏器机能迅速地振奋起来,保证一天都精力充沛。
哪些情况不宜洗澡?
酒后不宜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就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空腹时不宜洗澡
空腹时,体内的血糖水平会降低,此时若用热水洗澡的话,流向皮肤组织的血液会增加,导致供应脑部的血液量减少,容易发生头晕,甚至因为血糖过低而昏倒的情况。
大汗淋漓的时候
对于热爱运动的人群来说,大汗淋漓之后回家洗个澡确实是非常舒服的,但是在冬季大汗淋漓后立马洗热水澡,会让毛细血管突然处于扩张状态,减少了大脑供血,从而引起昏厥。
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温度过高的水能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会发生虚脱。
洗澡的注意事项
注意水温
水温不可过高,过高的水温会扩张皮肤血管,使血液滞留在皮肤内,导致内脏以及心、脑等部位的血供减少,有可能会诱发脑供血不全。
动作别过猛
心脏病患者洗澡时最好有家人在场,由他人助浴,不要锁住浴室的门,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请求帮助。
老年人自己洗澡时动作要舒缓些,每次可分次重点洗,这样可以避免体力消耗过大,洗澡完毕,要慢慢站起来。洗澡后应休息30分钟左右,以恢复体力和心力。
泡水时间不要长
我们洗澡的时间最好还是不要过长,太长的洗澡时间会把皮肤表层上的油脂洗掉,从而让皮肤少了一层保护膜,让皮肤更容易受到伤害,严重的还会引起皮肤的过敏、瘙痒现象,所以我们要注意洗澡的时间在十几分钟就好了。
结语:您了解了吗?
- 上一篇文章: 养生堂护好心脏的墙环京津新闻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