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生活高温天气,怎么防止中暑晕倒

为什么会热天容易中暑?

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这时就很容易引起中暑。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及重度中暑。”我们逐个了解下:

一、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二、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

三、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中暑高热

体内大量热蓄积、出现嗜睡、昏迷、面色潮红、皮肤干热、无汗、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下降、高热、体温可超40℃。

中暑衰竭

体内没有大量积热,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呼吸浅快、昏厥、昏迷、血压下降等失水失钠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肛温约38.5℃,而腋温较低。

中暑痉挛

与高温无直接关系,当我们发生剧烈劳动或运动后,人体内开始大量的出汗,也随之会缺失一些盐分,但我们却只补充了水,这就导致了血钠、氯化物的降低,血钾亦也降低,从而引起阵发性疼痛性痉挛(“抽筋”),出现口渴、尿少等症状,但体温正常。

日射病

强烈的阳光照射头部,造成颅内温度增高,出现剧烈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耳鸣、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重者发生昏迷、体温可轻度增高。

中暑如何急救?

“中暑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在于抢救是否及时,如先兆中暑能及时发现及治疗,是完全可以防止中暑发生及发展的。”

中暑预防及早期科学处置非常关键。然而,关于中暑的认识和现场急救,错在不少误区

误区一:白天室外才会中暑

不少人会疑问,老人在家没出门,怎么会中暑呢?中暑是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所致,炎热的夏季,即使在夜间,一些老房子通风不良,部分老人担心空调浪费电或没有安装空调,也同样会导致中暑。

误区二:天热才会中暑

生活中一些坐月子怕风的陋习,以及一些感冒发热用被子捂汗的错误方法,都会影响机体影响散热过程,导致体内热量短时间急剧增加,都可能诱发中暑。

误区三:中暑昏厥急救---掐人中

近日武汉街头,一交警中暑昏厥,其同事架着他,同时掐人中急救的照片在微博上流传。而实际上掐人中毫无急救作用并且导致失去意识的伤者气道更加不通畅,有潜在风险。

误区四:藿香正气水、人丹、十滴水是预防和治疗中暑良药

中暑是机体脱水、电解质丢失、散热障碍,应该根据致病机制相应处置。阴凉、冷水、风扇降温,补充电解质饮料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所谓的这些神药治疗作用甚微,甚至潜在的不良作用。例如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成分就可能加重脱水,增加中暑损伤的易感性。

误区五:中暑发热,口服退热药降温

中暑在大量出汗之后,出现体温调节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而所谓退热药会进一步造成多汗,加剧水电解质丢失,从而加重病情。中暑发热应采用物理降温手段,严重热射病可将患者浸泡在凉水中,直到神志清醒后再离开并补充水和电解质。

误区六:中暑多汗,大量饮水

炎热夏季,室外工作和运动导致大量出汗,同时会伴有电解质丢失,此时单纯大量饮水,会导致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者可导致脑水肿昏迷。因此,应该少量多次饮水,最好服用补液盐或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误区七:中暑物理降温,酒精擦拭

中暑患者应避免含酒精饮料,同时也不可用酒精擦拭皮肤降温,因为酒精可经皮肤吸收,给患者带来更大损伤风险。喷雾、喷洒冷水、风扇,甚至浸泡冷水中,都是可选择的物理降温方法。但应警惕过度降温可能导致低温症。

一旦中暑,误区那么多,我们应如何急救?请遵循以下7步骤:

中暑急救7步骤

尽快脱离中暑环境,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

1.将患者迅速搬离高温环境,到通风良好处休息,可采用电风扇吹风,亦可头部冷敷。

2.解开患者衣服,用冷水擦拭其面部和全身,尤其是分布有大血管的部位,如颈部、腋下及腹股沟。

3.大量出汗者,给患者补充淡盐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含有电解质运动饮料或果汁,或用电扇向患者吹风,或将患者放置在空调房间(温度不易太低,保持在22℃~25℃)。同时用力按摩患者的四肢,以防止血液循环停滞。

4.昏迷者则禁止喂水,以防窒息;当患者清醒后,给患者喝些凉开水,同时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药品。

5.肌肉痉挛者(抽筋)可进行肢体屈伸、按摩和冰敷,不可强行制动。

6.高热者,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将冰块、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闭严密即可);还可用冷水擦浴,直至皮肤发红。每10分钟测量一次肛温,至38℃为宜。

7.重度中暑者,除立即把其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外,医院进行抢救,以免发生生命危险。

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一,夏日出门备好防晒用具

夏日10时至16时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这时间段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二,准备防暑降温药品

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

三,外出衣服选棉、麻、丝类的衣物

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四,高危人群在高温季节要减少外出活动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

五,根据气温高低适量喝水

最理想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六,夏季人体要随时补钾

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七,夏季多吃时令蔬菜、新鲜水果、乳制品

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

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乳制品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八,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来源:网络

编辑:dondon

平台欢迎广大市民提供新闻资讯,一经录用,必有奖励。

如果你觉得好,请为我们点个zan,卡卡君等着您精彩点评哦!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by/1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