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色高温预警来袭,热到昏厥送你一份防

这两天的苏州

简直是热到不可描述

坐到家里呼吸都是一身汗

出去更是自带火焰

然而,小编要告诉你们的是

接下来的日子

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昨天,苏州市气象台变更发布

高温黄色预警变为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预计未来一周我市

最高温将持续达到39度左右

希望凉快一点的小伙伴们,

梦要碎了…

高温橙色预警时怎么办?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如何防范中暑了。

其实,当温度超过32℃、湿度超过70%时,就需要预防中暑了。小编今天就“趁热”跟你说说,怎么补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中暑漏洞”,安全度过高温天。

防暑降温小知识

保持室内通风

不通风、室内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室内中暑”。因此,室内要注意通风降温,并适当使用电风扇或扇子,

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长时间待在温度低于26℃的房间,会降低人体对高温的耐受程度,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更容易中暑。

多补充水分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身体排汗散热。需要提醒的是,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更高。

但是,喝水不可“牛饮”。大口灌水喝,会使水分在体内短时间积累,不利于吸收,导致中暑。应少量多次补水。

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多排汗

先天汗腺不发达,或使用了某些可能抑制排汗的药物,会让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

多补眠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功能,不利于散热。

控制体重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减少剧烈运动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

外出别长时间戴帽子

夏季戴帽子容易出汗,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湿度提高,引发中暑。建议不定时摘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出汗时别立即冲凉

剧烈运动后或大汗淋漓时,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或者直接躲进空调温度开得特别低的室内,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应先休息15~30分钟,等体温恢复、汗液干透或微微出汗时再洗澡。

雨后黄昏别着急出门

不要以为只有白天高温才会中暑,即便凉爽的黄昏时分,如果湿度高,同样存在中暑风险,尤其是刚下过一场雨后。此时,建议少在户外活动。

治中暑,对症找“解药”

大热天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就要当心是中暑。通过症状,可判断中暑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救治措施。

01

先兆中暑

高温时,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

此时必须赶紧多喝水,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般症状可自行消除。

有恶心呕吐症状,可口服藿香正气水5~10毫升,或按说明书服用十滴水。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中都含有酒精,服用后不宜开车,且这两种药物都不宜和头孢同时服用。

闷热不适、头痛头晕,可在前额或太阳穴上涂抹风油精、清凉油,但孕妇和婴儿不宜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体弱多病、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先兆中暑,在吃完药、补充足够的水分后,半小时症状仍没有缓解,医院就诊。

02

轻度中暑

除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还出现体温>38.5℃,心跳增快,就已经是轻度中暑了。此时再用休息、喝水的方法,没那么容易恢复,医院治疗。

03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时,整个身体机能都会出现问题,一般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甚至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猝死,此时应立刻拨打,同时帮助中暑者快速降温。

首先,将中暑者移到荫凉处,脱掉外衣;然后向其全身洒水,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打开空调或用电风扇降温,身体若被吹干,要继续喷水,反复进行,尽量将体温降至38.5℃以下。

如果中暑者没有昏迷,可适当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呕吐现象,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总之一句话高温天气下,大家一定要注意好防暑降温工作!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极地文化综合整理。

不一样的视觉,不一样的精彩。北京北回归线·苏州极地文化传播偏重于社会微电影、企业微电影、各种专题片、资料片、各类航拍的视觉传播。

编辑、制作〡照照静枝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by/13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