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晕厥为哪般

程序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7/26623.html

女,24岁,间断晕厥8年余,频繁发作2天,发作时监护提示尖端扭转室速,均可在5-30s内自行恢复。家族史:母亲有类似发作史。

心电图如下:

若您是接诊医师,诊断考虑?

长QT综合征遗传性可能性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长QT间期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是一种心肌复极异常,特征为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和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成人中,女性的QT间期略长于男性。男性中,QTc长于0.45秒被认为属延长;而女性中,正常范围通常扩展到0.45-0.47秒。这一综合征与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风险增加有关。LQTS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晕厥、抽搐和心搏骤停。LQTS可能为先天性或获得性。

对于先天性LQTS,已经描述了两种临床表型,其在遗传类型和是否存在感音神经性耳聋方面均有差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形式(即Romano-Ward综合征)更常见,仅有心脏表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形式(即Jervell-Lange-Nielsen综合征)伴有LQTS、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更加恶性的临床病程。获得性LQTS通常由药物治疗或电解质紊乱所致,如药物、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同样也可以在先天性LQTS患者中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类型: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是LQTS相关的典型心律失常,发作通常较为短暂,且可自行终止;还可能出现多形性室性早搏、单形性室性早搏。此外,部分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的触发因素:可能包括运动、噪音、情绪波动、睡眠中被闹钟突然惊醒、电话铃声、雷声、游泳或跳水。

临床病程:年龄和性别:根据国际登记的报告,先证者到12岁时已至少发生1次心脏事件的比例为50%,而到50岁时,这一比例为90%,多数先证者(71%)和有基因突变的受累家族成员(62%)都为女性,但男性出现首次症状性事件的时间往往早于女性(8岁vs14岁)。妊娠:LQTS女性在产后期发生室速的风险特别高。绝经:部分女性绝经后的复发性晕厥风险增加与下降与基因型相关。

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LQTS患者的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均需要避免使用可延长QT间期或是降低血清钾或镁浓度的药物,避免竞技运动或激烈活动等诱发因素。获得型LQTS的治疗具体包括心律失常的紧急治疗、停用所有诱发药物以及纠正任何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在先天性LQTS的治疗中,首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交感神经的传入进行药物阻断,如果必要,也可添加其他药物控制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永久型心脏起搏器和ICD植入也是一种重要治疗方法。

下期题目

19岁男性,发热1月,皮疹1周

患者于-9-15食用海鲜后次日出现咽痛,9-17出现发热,Tmax39.8℃,伴畏寒、寒战,偶有四肢肌肉酸痛,查血象高、炎性指标及心肌酶升高,ECG示:II、avF、V5-V9导联ST段抬高,UCG示: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低,LVEF43%;考虑急性心肌炎,予对症、抗感染治疗,体温正常。9-25再次发热,WBC0.96×/L,NEUT#0.46×/L,HGB79g/L,PLT7×/L;血涂片:异形淋巴细胞11%;骨穿涂片可见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占4%;肝功能:ALT,ASTU/L,LDU/L,TBil68.2,DBil56.2;铁蛋白ng/ml;CMV-DNAcopies/ml;ANA18项、ANCA3项(-)。

查体:肝肋下5.5cm,剑突下11cm,脾肋下4cm,剑下未触及。

该病人的诊断为?治疗?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

如您有精彩病例欲向大家展示,欢迎投稿至jizhenjie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d/1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