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高一老人因高温中暑而亡
△事发现场
昨日中午,竹庄一70多岁的老人在山上拔花生,因为到了一点还没回家,其儿子就去山上找,才发现老人疑因中暑倒在地里。据推测,应是受不了高温中暑而亡。连日来,莆田持续高温,眼下也正是花生、水稻的收割季节,应注意避开中午高温酷暑,做好消暑的准备,多喝点凉茶防中暑。也建议在外的子女一定要嘱咐老人,千万别在中午时刻还在田地里干活,应注意调整时间。
中暑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热痉挛
是指体力活动后肌肉痉挛疼痛,可能与大量出汗,钠流失严重及呼吸过快有关。热痉挛也有可能是热衰竭和热射病的早期表现。热衰竭
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表现为多汗、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轻度升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兆比如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以发展成热射病。
热射病
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情况,表现为高热(可达40-42℃,甚至更高)和昏迷,可发生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非常高。
中暑了怎么办?
出现中暑的两大核心原因,一是散热不良,二是出汗过量造成脱水。所以,防治中暑也要从这两方面着手解决。
加强散热
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应该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有空调的房间更好。
对于病情严重者,医院前,可以往身上洒水,同时用电风扇吹,散热效果更好。
伴有高热的患者,必须尽快把体温降到39℃以下。有条件的话,直接把身体浸入水中也是可以的。
补充足够水分
清凉饮料或者凉开水都可以,但是应该加入盐分,用来补充出汗丢失的盐。
正常人在炎热环境中出汗可达到1-2升每小时,相当于毫升的饮料2-4瓶,可见对水的需求量有多大。
如果尿量明显变少,或尿特别黄,都是体内水分不足的表现。
许多人也会用一些药物来预防中暑,比如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人丹丸、十滴水等。这些药物最多能起到一些提神醒脑的作用,但是解决不了引起中暑的根本原因,所以对这些药物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如何预防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需要逐渐适应的过程。一般经过7-14天,人体对抗高温的代偿能力会明显加强。如果无逐步适应过程,容易发生中暑。
出现中暑早期症状,比如感觉有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心悸等现象时,一定要及时休息,马上给予处理,绝对不能因为身体好就逞强坚持,否则极容易出现危险。
做好防晒措施,穿宽松透气的衣服。改善工作条件,多引用防暑饮料。
中暑恢复后数周内,应避免阳光下剧烈活动。
要改善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
更多资讯
紧急,这款20余克的假黄金戒指得注意!
一游客试戴30万翡翠手镯不小心摔断,当场吓晕
千万不要再把西瓜盖上保鲜膜放入冰箱了——会害死人!
瑞丽一金店被盗20余公斤黄金
北高一参与
- 上一篇文章: 在浙江吃饭,两个字把老外搞晕倒
- 下一篇文章: 三年间一吃饭就晕倒,罪魁祸首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