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话科普抽个血居然晕过去了这是什么
寒潮来袭,
流感爆发,
急诊检验科抽血窗口的队伍
也比往日更长更顽固。
麻利地给一位小伙抽好血的小张医生
刚想接待下一位病人时,
发现面前的小伙突然倒了下去。
医生!他晕倒了!他晕倒了!
排在后面的病人赶紧扶住了小伙。
把他扶到旁边的椅子上躺下来!
看着双目紧闭,
面色苍白的患者,
小张回想起抽血前小伙紧张的样子。
很可能是晕血、晕针!
小张快速电话联系了预检台,
几分钟后小伙躺在平板车上
在医护人员的看护下进入了抢救室。
在给予吸氧几分钟后,
小伙慢慢恢复了过来,
原来他刚才的确是晕血、晕针了!
什么是晕血、晕针?
晕血、晕针,即患者对出血、接受穿刺注射或受到损伤感到极度恐惧,出现全身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发生晕厥。
晕血、晕针的原因有哪些?
心
理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是患者发生紧张恐惧、疼痛过度敏感等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晕血、晕针的主要原因为患者过度恐惧与紧张造成的。
由于心理恐惧、情绪紧张,使迷走神经兴奋及亢进,内脏器官血管扩张,引起心率缓慢、心肌收缩无力,致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血管性晕厥。
机
体状态
一般情况下静脉采血都是在上午、空腹的情况下进行,在陌生的环境中经过排队、挂号后,患者或体检者大多已经饥饿、体力不支、血糖下降,这样就使得机体处于应急状态,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脑血流量减少,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全身冷汗等晕血、晕针的现象。
年
龄
相对于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更易发生晕血、晕针。中青年群体的心理反应性较敏感,对疼痛的感觉也更加敏锐,从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导致痛阈降低。
体
位因素
静脉采血患者一般为坐位,使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引起脑组织缺氧,发生晕血、晕针。
环
境因素
医院环境嘈杂拥挤,人员多、室内空气流动差,及在气压较低的闷热季节或狭小拥挤的空间,更容易发生晕血、晕针。
晕血、晕针会有什么症状?
前兆症状
头晕眼花、心慌恶心、四肢无力、出虚汗等,如果有这些感觉,就要意识有晕血、晕针的可能。
发作时的症状
瞬间昏倒,可短时间内出现不省人事、脸色苍白、四肢冰冷、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脉搏细弱等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
一般情况下,晕血或晕针会持续3~5分钟,之后慢慢恢复意识,四肢变暖,脸色红润,心率、血压恢复正常,只是仍会感觉全身没劲儿。
如何预防晕血、晕针?
1、如有晕血、晕针的历史,因提前告知抽血医护人员。
2、不要在过度饥饿、疲累、紧张的时候进行采血和穿刺治疗。
3、在采血及治疗过程中,分散注意力,用聊天等方式使其放松,有先兆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来调节。
4、打针或抽血之前,可以选择半躺或直接躺下,这样有利于全身肌肉的放松,也可以在发生晕针或晕血时及时躺下。
5、打完针或抽完血以后不要立马起身,以免晕倒摔伤,静坐或躺着休息一会儿,可随身带温水或糖水,有先兆或者不舒服时随时饮用。
文字:检验科范宏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有健康困惑
欢迎在下方留言处??留言哦~
我们会邀请专业的医生对相关话题撰写科普文章来为您进行解答
原标题:《抽个血居然晕过去了?这是什么情况?》
- 上一篇文章: 小孩快没气了,去最近医院温州一幼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