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喝酒的传言,一次性说清楚

白癜风现在哪里就诊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723/9222434.html

题图来源:《红高粱》

知友

胡远东

家人团聚、亲朋聚餐常常要小酌几杯甚至痛饮一番。而关于喝酒这件事,不同的人在不同场合总会给出一些貌似都很有道理的说法。

比如当您偶感小恙、吃了药又有个饭局要赶时,女朋友可能会担心地跟您说:「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喝酒啊,朋友圈说吃了抗生素再喝酒会死人的」;

或者是酒量有限想少喝一点,偏偏又遇上一个过分热情的朋友连连劝酒:「喝点酒对身体更好,科学家都说饮酒有利于血液循环呢」;

或者是您和朋友吃完火锅,带着一身火锅味和酒味儿,回到家正想洗澡的时候被您妈拦了下来:「干嘛呢,喝完酒不能马上洗澡知不知道?」

……

到底这些和喝酒有关的讲究是真是假、道理何在,今天咱们来一次性弄个明白。

一、喝酒以后,身体里发生了什么

酒被喝下去后,首先进入胃部与胃酸混合,在胃蠕动的作用下经幽门进入肠道,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循环后的酒精有10%以汗液、呼吸等形式排出体外,其余90%进入身体的化工厂——肝脏进行处理。

肝脏代谢乙醇需要两步以及对应的转化酶—— 步是由乙醇脱氢酶(ADH)将乙醇转变成 , 是导致恶心、呕吐等醉酒表现的主要原因;第二步是由 脱氢酶(ALDH)把 转化成 , 是身体正常代谢就会产生的物质, 分解为 化碳和水。

约50%的中国人的ALDH基因为活性较弱的亚型,因此饮酒后大量的 蓄积在体内,被肝脏代谢完之前,身体其他器官都会受到它的影响,如全身的血管在酒精的作用下都会发生扩张、血压下降。

而低浓度的酒精对大脑有兴奋作用(滔滔不绝、称兄道弟),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语无伦次、不辨南北)。

酒精在肝脏内的代谢过程,首先在ADH的作用下转化成 (Acetaldehyde),再在ALDH的作用下转化为 (Acetate)

二、酒量能锻炼出来吗?市面上卖的各种「解酒药」有用吗?

在 点里已经说过,酒精要靠两种酶来代谢,沾酒就醉的人多半是存在酶缺陷,尤其是第二步代谢所需的 脱氢酶,由于基因不能改变,自然酒量也就不可能通过多喝酒「锻炼」出来,这种所谓「锻炼」只能让您对醉酒的不适从厌恶到麻木而已。

淘宝上贩卖的各种解酒药往往宣传应用了各种美国CIA、前苏联KGB黑科技,不过只是B族、C族维生素和一些植物提取物,自称的「解酒护肝」的效果都没有经过临床验证,而打着「解酒酶」旗号的更不能信,因为酶只有在肝细胞内的微环境里才能工作,即使您口服进去的是真的酒精代谢酶,胃酸也会导致其丧失活性。

虽然酒量不能通过锻炼提升,但在不得不饮酒时,减缓酒精在肠道吸收和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减小对身体的负担。

喝酒前吃东西垫垫底、饮酒中和饮酒后多喝温开水,都能减弱酒精对消化道的刺激,稀释血液中的酒精浓度。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自称酒量大的人边吃边聊能喝上一宿,但被连连敬酒就很快翻船的缘故。不过这些方法也只是权益之计,只是让喝酒对身体的 小一点罢了。

酒后宿醉的头痛欲裂也让人很难受,一是由于 对神经的刺激作用,二是由于酒后身体脱水,大脑体积缩小,脑组织与颅骨之间脑膜受到牵拉引起疼痛,多喝温开水可以促进 排出和大脑复水,尽快从宿醉中恢复过来。

三、吃了抗生素再喝酒会致死是真的吗?

是真的,不过有两点要纠正,一是不是所有的抗生素,二是除了抗生素其他药物也会有严重效果。

这要一种用于橡胶制品 工艺的化学物质——双硫仑说起,早在二十世纪初,很多从事橡胶工业的工人就报告说他们在饮酒时出现了明显的不适,但还没有人注意过这种反应与双硫仑之间的联系。

年,丹麦一家制药公司的科学家雅克布森和他的同事在测试双硫仑用于抗寄生虫的可能性时,意外发现受试者在饮酒时出现了恶心、呕吐等剧烈不适,他们将其命名为双硫仑样反应,其机制是双硫仑抑制 脱氢酶的活性,使体内 大量堆积,从而出现醉酒样表现。

雅克布森的公司机智地利用了这个意外发现,将双硫仑变成了一种戒酒药……后来人们发现除双硫仑外,很多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药物,如抗生素中的头孢类(以头孢哌酮最明显)、硝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等各种「硝唑」)和 呋喃类,以及很多糖尿病药物、心血管病常用的华法林等药物都可以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如果不想记住背那么多药名也简单,记得「吃药不喝酒」就行了)。

虽然双硫仑样反应总被说得很恐怖,但临床上真正因为服抗生素又喝酒导致该反应而死亡的少之又少,有很多病例都是吃抗生素后服用藿香正气水等含酒精药物导致的,反而是下面说的醉酒后误吸死亡的案例要多得多。

四、醉酒后「误吸」死亡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喝断片儿为什么会可能导致死亡?

这得从呼吸道的保护机制说起,虽然气道和食道的入口都位于咽喉部且距离很近,但清醒状态的成人即使发生呕吐,也极少会被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这是因为喉部肌肉和会厌软骨等结构的协同工作,在呕吐时会厌会挡住气道,把异物挡在外面,即使有少量漏网之鱼,气道也会通过剧烈的咳嗽反射来「排除异己」。

而在酒醉时,神经感受器和大脑变得极其迟钝,这些保护机制都处于瘫痪状态,一旦发生呕吐,酒精、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进入气道,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死亡,即使侥幸不死,具有强腐蚀性的胃酸也会导致上呼吸道损伤和吸入性肺炎。

喜欢各种花式劝酒并以灌醉别人为乐的朋友注意了,如果您把人灌醉了以后人家出了什么意外,您可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如果您是那个扶得醉人归的不幸家属,记得多观察醉酒者的情况,并尽量让其侧卧而不是仰卧,以减少在呕吐时发生误吸的可能性。

会厌(epiglottis)位置示意图,在吞咽食物、喝水,会厌自动关闭,避免误入气道。

五、「喝酒有利于血液循环」是真的吗?

在 部分咱们已经说过,酒精会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但这种降低只是一过性的,一些研究认为少量饮红酒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红酒中的某些多酚类成分如白藜芦醇等也被报道过对健康有正面作用,但都缺乏大型临床研究的结果证实。

而饮酒损害健康早已得到无数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过量饮酒和心脏、肝脏、肾脏、脑部疾病之间有着重要联系。

医学界目前的共识是饮酒应当严格限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是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如果换算成茅台、五粮液这样的高度酒,就在一两以内,换成啤酒也就是一瓶左右。

遗憾的是,在经常说「少喝就好」的朋友里,我就没看到几个真的能控制在这个度里、小饮怡情的,常常都是以活跃气氛开始,以酩酊大醉结束。

清醒者(上方)与醉酒者(下方)的脑部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结果,可见醉酒者的脑部代谢较清醒者明显降低,图片来自美国酒精滥用研究所(NIAAA)网站。

六、那饮酒后该不该洗澡、洗头?

由于饮酒后血压会暂时下降,而洗热水澡会使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使血压进一步下降,如果自身的心血管调节能力本来较弱,两种血液降低效应叠加在一起时容易出现血压过低、大脑短暂缺血,加上酒后平衡能力差,可能发生晕厥以及跌倒、误吸等继发性 。

因此,醉酒情况下,不建议马上洗热水澡,如果只是坐着洗头的话问题不大。

总体来说,喝酒一旦过量,对身体的 是远远大于可能的益处的,即使是春节聚餐这样需要通过喝酒来活跃气氛、增进感情的场合,从保护自己和不给家人添麻烦的角度说,我们都要提倡文明饮酒、健康饮酒。

(本文首发于腾讯新闻「全民较真」栏目)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知乎日报App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zd/1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