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灾情背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负面情绪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jpm.cn/article-124253-1.htmlhalo

01

七月中旬,一场大暴雨席卷了河南。

大伙一开始还很懵,都以为是谣传的时候,官方通知下达,一瞬间,所有人都忙了起来。

在各种援助物资和救助信息被登记传播的同时,也有不断的噩耗传来。

凌晨三点,在线求助表格上,各类消息混杂,杂糅其中的不止有求助信息,还有谣传的现场图。

在一堆堆的信息中,你居然能够发现一两张极其血腥的图,以及一大部分带有自杀倾向的话,在此类信息的刺激下,部分在互联网上积极转发的人晕厥了过去。

人在绝望的条件下,会本能地去抓住希望,也会本能的释放负面消息,作为接收方,不如不能正确的处理这些负面情绪,那会给心理带来极大的负累。

听起来有点玄幻,但是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你可能觉得医生经常出入手术室,已经对血无感,甚至能精准利落的手起刀落。

当然,心理素质强大的人都是如此,但是对于一部分医护工作者来说,变成现在这副铁面的样子可以说付出了很大的勇气。

人无法短时间内习惯负面的消息,同理,人无法短时间内接受血腥暴力,曾医院实习,初次进入手术室,满脸自信,结果刀都拿不稳,出了手术室脸色发白的直奔洗手间吐。

这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处理好负面情绪,那后果会很严重。

02

你身边可能总有人说:“啊,我都快对某某PTSD了。”

PTSD这个简写你肯定有印象,大部分人中二时期都会挂在嘴边的,PTSD即是指“创伤性应激障碍”。

创伤性应激障碍,即当个体接受一个或者多个负面情绪,或者面临死亡威胁,或者受到严重创伤等后出现的一种精神障碍。

创伤性应激障碍属于精神科,但是它往往不容易察觉出来,这是因为它偶尔的延迟性,如果你注意观察,你会发现,当人第一时间接受到负面情绪,往往你看不出他在紧张,但是长时间的接触下来,你会发现他的情绪并不太稳定。

负面情绪挤在脑海,出不去,就会让你格外痛苦。

它最常见的症状是回避,麻木,警觉性提高,拒绝参加类似的活动。

举个例子,从医学生变成医生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要受到精神折磨,每年每天都有人相继去世,当病人家属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交给医生的时候,医生面临着多重压力。

这些年我们所见到的医闹事故只多不少,但是有谁知道,在他们抢救不了一条生命的时候,有多绝望呢?

我记得很多年前,发生了一起医闹,那个医生没能挺过来,在自己的压力下,一直给自己灌输着“是自己害死了病人”,午夜梦回,都是那天有人揪着他的衣领骂他。

此后,他再也没有碰过手术刀。

有人说可惜,有人叹气,可是说实在的从那种情绪上走出来又谈何容易?

03

如何处理负面情绪?怎么处理负面情绪?这是一个问题。

当我们自己出现负能量的时候,我们应该都会希望身边有人来安慰自己,但是怎么安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啊,当你哭的死去活来的时候,旁边有个人凉嗖嗖的对你说:“别哭了”“有啥好哭”的。

反正我会很生气,非常生气,甚至会和对方大吵一架,然后自己再找个安静的地儿哭。

这就说明了我们安慰人必须要讲方法。

如何安慰人呢?

在心理治疗领域,针对创伤性应激障碍,有两种方法——认知行为治疗以及重复眼动脱敏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是由A.T.Beck在60年代发展出的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

而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它是重构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但是这并不是说你要生硬地去纠正,就如此次河南的灾情,有很多人生离死别,当人在经历了重大事故以后,会否认一些事实,形成自己的思维。

当他们否认自己亲友去世,无法接受这一切的时候,作为安慰的那一方,你要去纠正他的错误思维就必须耐心引导,基于现实情况,不要生硬地去纠正,不然会引起她的反抗。

而眼动脱敏疗法由FrancineShapiro于年创造,年发展为眼动脱敏与再加工,它建构了加速信息处理的模式,帮助患者迅速降低焦虑,并且诱导积极情感、唤起患者对内地洞察、观念转变和行为改变以及加强内部资源。

这种疗法侧重的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互动,以来访者的情绪为逐渐脱敏的一种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疗法,都要记住,真心的陪伴是最重要的,有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想哭,想难受。

那就让他哭,让他难受,不要打扰他。

如果他不想哭,也不要强求。

生活是给自己过的,无论如何,快乐就好。

话说回来,当你在网络上接受了太多的负面消息,而且觉得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听我的,放下电脑,关闭网络,去奶茶店里喝一杯奶茶,一杯不够就来两杯,去看风景,去看看书。

情绪怎样才能稳定是门学问,但是至少不要让自己被负面情绪左右。

祝你开心,不要叹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bhsqf.com/yjby/15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