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16岁少女去世全村举行最高规格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四日,一场特殊的追悼会在山东嘉祥县后申庄举行。
死者申春玲是一位年仅16岁的小姑娘,但她就享受了这个村最高的葬礼规格。她的四个哥哥穿上了为父母送葬才能穿上的孝衣,在灵柩前长跪不起,全村老少自发的佩戴黑纱,哭着为他送行。
然而有谁知道,这位早逝的姑娘其实与这个家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她只是一个连户口都没有的养女,在继父瘫痪,母亲离家出走后,他却勇敢的留了下来,用柔弱的双肩托起了三个大学生哥哥和这个危难的家庭。
一九九四年六月,小春玲父亲去世,随母亲和弟弟从山东范泽改嫁到嘉祥县后申庄。继父申树平是一个木匠,为人忠厚老实。
继父上有70多岁的二老,下有四个正在读书的儿子,大儿子建国在西安交大读书,其他三个儿子在县里就读高中。
尽管家庭负担很重,但继父有一门高超的木工手艺,生活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对于春玲和母亲的到来,几乎全家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或许一位家中没有女孩的缘故,爷爷奶奶、继父都对小春玲疼爱有加,哥哥们更是亲热的叫她小铃铛。
小春玲因为父亲去世只能失学在家,来到继父家,继父二话不说拿钱供她上学。家里本来就四个孩子上学,再加上小春玲,继父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负担。
好在继父勤快,农闲时到镇上建筑队在干一些外快补贴家用。小春玲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第一学期就考上了全年级第三名。
除了学习,她还包了大部分的家务。帮继父抬木头,拉锯,继父逢人就夸,我这辈子好福气呀,天上掉下一个好女儿。然而,快乐的时光转眼即逝,一场横祸从天而降。
一九九五年初夏,继父在一次施工中从三楼摔下来,瘫痪在床,家里一根顶梁柱倒了下来,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断绝了,为了给继父治病,又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看到躺在床上的父亲,二哥建军申请提出辍学,父亲坚决不同意,因为他和老三马上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
这时,老三老四也要求辍学来挑起家庭的重担。正当哥哥们相争不让,继父左右为难之时,小春玲却提出自己辍学,帮助妈妈支撑起这个家。
继父沉痛的说,玲儿啊,爹对不住你,你这几个哥哥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现在放弃真可惜了呀,只能委屈你了。
三个哥哥紧握住小妹的手,并在父亲病床前许下诺言,无论今后谁考上大学,小妹的这份恩情要加倍偿还。
可刚刚走出磨难的春玲的妈妈却承受不住再一次的灾难的打击,她从医生口中得知丈夫很可能终身瘫痪在床时,她对这个家庭彻底失去了信心,更惧怕自己挑不起这副沉重的担子,决定带着小儿子离家出走了。
任凭村民如何哀求,如何劝阻,母亲还是在继父受伤三个月后离开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离开了这个危难的家。
母亲一走,家里的支柱又断了一根,爷爷奶奶成天抹泪,继父唉声叹气,几个哥哥心中更是惊恐不安,家里又陷入一片泪雨纷飞当中。
村里的人也好心的劝慰春玲,这里已经没有你任何亲人了,你还是回范泽姥姥家吧,要不你会受苦一辈子的。
小春玲却坚定的摇摇头,我不能走,俺娘走了,俺不能再丢下这个家了。
小春林把哥哥们叫到继父床前,一字一句的保证道,爹,娘走了,是俺娘没良心,我不会走,我要留下来陪你们共度难关,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亲生女儿。
这一年,小春玲才12岁,从此,小春玲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农活和家务,像一个真正的家庭妇女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整个家庭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她一边安慰几个哥哥安心在学校读书,一边一刻没停的为继父治病。
一九九六年夏天,继父病情加重,小春玲用板车医院,80多公里的路程,她足足走了两天一夜。
医院,脚也磨破了,肩也磨肿了。这些她都忍了,通过住院治疗,继父的病情好转,她又拉着继父走回村里。
刚回到家,正赶上麦收的季节,哥哥们都在上学,七亩多地的麦子只能靠小春玲一个人。
为了抢收,她连续几天睡在地里,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趴在麦垛上睡一会儿,醒来接着再割。
由于心急,再加上过度劳累,小春玲的嘴上起了水泡,手脚都冒出了血,她真的太累了,真的撑不住了,可剩下的两亩多地的麦子怎么办?
这些都是全家人一年的口粮啊,她急得禁不住在麦地里大声痛哭起来,哭声引来了乡亲们,大伙对她同情不已,七手八脚的帮她把麦子割完了。这次艰难的麦收换来了全家人一年的口粮。
暑假,几个哥哥回来了,二哥拿到了上海同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看到又黑又瘦的小妹,几个哥哥都流下了难过的泪水,落榜的三哥建文哭着自责地对妹妹说。
小妹,你为我们受了太多的苦,可我却……,说完痛哭起来。
春玲连忙安慰三哥,不要难过,今年没考上,明年再考,别灰心。
二哥去上海读书的日子越来越近,元的学杂费压得全家人喘不过气来。
无奈之际,小春玲想到了卖血。第一次去血站,因为年龄太小,医生不给抽,第二次去,她虚报了年龄,才被允许抽了CC。
当她拿到元的营养费时,脸上的愁容仍没散去。她知道这元钱对于元的学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于是第三天,她又一次来到血站,怎么说医生都不同意。情急之下,小春玲向医生下跪,讲述了卖血的原因。
医生沉默了良久,叹了口气说,好吧,就这一次,以后可别再来了。你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这位好心的医生象征性的抽了少量的血,并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了钱,凑了元钱给了小春玲,小春玲感动的满脸泪水。
回到家,春玲如数把钱交给了继父,继父忙问她,你哪来这么多钱呀?小春玲撒谎说是借的。
细心的大哥却从春玲那苍白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看明白了一切,他抓住了小妹的手看了又看,并从她口袋里掏出了两张卖血的收据,全家人都惊呆了。
面对如此情景,继父决定卖掉一处老宅基地,爷爷奶奶也决定把他们准备打寿官的三棵大杨树卖掉,继父不同意,两位老人迟疑的说,小玲子为了咱们这个家,命都不顾了,我们还要那棺材干啥?
在全家人共同努力下,学费终于凑够了,开学了,二哥三哥回了学校,四哥建华在春玲的支持下去参了军。去部队的那天,春玲掏出一把皱巴巴的零钱塞给四哥,说道,这80多块钱是俺省下来的,你留着用,到部队好好干,争取当个军官回来。
一九九八年三月,奶奶突然重病,临终前,老人抓住小春玲的手,艰难的说,玲儿,奶奶这辈子不亏有你这么个好孙女,奶奶真舍不得你呀,老人颤抖的从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玉手镯,递给了春玲。
春玲不肯接,这时爷爷说,玲儿呀,这是奶奶原本留给你长嫂的,可你奶奶想,这个手镯最应该给你,你就满足了奶奶的心愿吧。春玲含泪接过手镯,老人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一九九八年八月,小春玲为了给在部队准备考军校的四哥筹钱买学习资料,她又一次想到了卖血。在她的再三请求下,医生一次为她抽了CC的血。
原本身体虚弱的她因为营养不良,此时更加虚弱,她强打起精神去邮局汇钱。
就在过马路的那一刻,小春玲突然头晕眼花,一个恍惚,她被一辆满载钢筋的大卡车刮倒,沉重的车轮从她的身上碾过。
噩耗传来,爷爷受不住打击并倒在床上,继父四度晕厥。三哥建文,第一个接到信息赶到家,扑倒在妹妹的遗体前哭晕过去。
二哥建军接到电报后,在火车上两天没吃没喝哭的从上海回了家。远在西安的大哥建国闻讯失声痛哭。刚刚收到贵州陆军学院录取通知书的四哥建华同时收到了妹妹去世的噩耗,他当场晕倒在训练场上。
村里的长辈们深深的被这个亲情义女的大人大义感动,破例为她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
曾经采访过春玲的山东省女作家刘红也赶来参加了葬礼,并为她撰写了祭文:
你宛如山间一朵野花,你又是天边一朵云霞,悄悄的来了,又悄悄的走了。
柔弱的双肩担起了满腔稚情,幼小的心灵托起了一个完整的家。年轻的岁月本应如诗如画,如丝如缕,可是你的面前却堆满了太多的艰辛和沉重。
一个毫无血缘的家,却诠释出一番轰轰烈烈的真情,一个小小的你,虽不惊天地泣鬼神,却让天下人为之动情。
你走了,走得那么轻,那么轻,轻的像天边那朵云,你留下的情又是那么重,那么重………
二十多年过去了,如果小春玲没有发生那次意外,也许她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幸福,有了自己的爱人,家庭和孩子,也许她依然在为生活奔波劳累着。
二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小春玲的四个哥哥现在过得怎样,也许有了好的工作,有了幸福的家庭,但是希望他们铭记,他们今天拥有的一切,都是这个和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小妹用生命换来的的,希望他们好好的生活,才对得起小春玲一片赤城真情。
有人说,小春玲的继父一家都很自私,继父申树平为了四个亲生儿子将来有好的生活,让没有血缘关系的小春玲辍学供四个儿子读书。
而小春玲的四个哥哥作为家里的男子汉,在支离破碎的家境面前,不撑起家庭,反倒是让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妹供他们读书,最后牺牲了性命。
这些都是网友的看法,我不发表过多的评论,我只想说,通过小春玲的故事,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大义和真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上一篇文章: 首回合脆败奇马耶夫,但33岁的李景亮依旧
- 下一篇文章: 新突破九亭医院完成首例右心声学造影